第36章 先發制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家有下人想出手阻攔,但看到近乎瘋狂的人群和他們身旁拿著棍棒的衙役,頓時沒了反抗的慾望。
“都是王震海乾的,與我無關啊!”
柴房內是按著自家老爺吩咐來給三個孩子餵食的芸夫人,在王家沒幹過重活的她怎麼可能是那群成天在地裡勞作的婦人的對手。她被猛地推倒在地,手裡的粥也潑灑一地,可前赴後繼的人們根本不在意他們的鞋子是否踩到那滾燙的菜粥。畢竟有不少人都是從遠方趕來,鞋上早就沾滿了灰。
要是有人將目光放在地上,便會發現,那些湯湯水水的東西,根本不能稱之為粥。不過是開水泡了些許粘稠的米糊,再加上了兩片邊緣泛黃的菜葉。
芸夫人哪見過這種場面,久違的陽光照進了滿是蜘蛛網的柴房,蜂擁的人群開始暴動。
有的人找到了自家的孩子。
有的人看到了白骨。
沒有人錯認,因為氣息尚在的孩子只有三個,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她們骨瘦嶙峋,抱團縮在角落裡。長期沒見過陽光使她們的眼睛失去了亮澤,當拆門被破開的那一刻,她們下意識的動作,就是用手抱住頭,擠在一起瑟瑟發抖。
在她們的身旁,有兩具白骨。
一具成人,一具孩童的。
,!
成人大抵是王家哪個犯了大錯的下人,至於孩童的,那三個孩子心裡應該最為清楚。
“你還我女兒!”
一個早就淚流滿面的婦人一把抓住了芸夫人的頭,似乎要把這些年的痛楚和怒火全都付與她。
“我家阿毛呢?你們把他藏到哪去了?”
另一個老婦人拄著柺杖,被一位銀髮老人攙扶著,她顫顫巍巍地舉起柺杖,指著那個被嚇得說不出話來的女人。
“我我不知道啊都是王震海,都是王震海乾的!”
芸夫人的解釋根本不會被那些憤怒的婦人聽去,她們有的抓起了芸夫人的頭髮,有的重重地扇了她一耳光。
還未水落石出,但終得以大海撈針。
有個拿著棍棒的年輕衙役趁著人群轟亂,偷偷地朝著那個衣裳華麗的女人吐了一口口水。
當他抬起頭,緊張地望向四周,觀察是否有人發現他的舉動時,卻驚訝地看見,那位被他敬仰的白髮衙役前輩,也偷偷地拿棍棒抽打了一下芸夫人。
他們倆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很默契地退到了一邊,任由那幫可憐的父母發洩著怒火。
找回孩子們的父母哭天喊地,發誓要燒香拜佛感謝佛祖顯靈,沒找到孩子們的父母人心惶惶,不約而同地擔心起了自家的那顆掌上明珠。
直到年輕衙役說了一句話。
“各位,罪魁禍首,似乎不在這裡。”
幡然醒悟的父母們又一窩蜂地衝了出去,院外,是癱倒在地的王員外和冷眼相看的範詩鳶。
王員外嘗試著用袖子護住臉,無奈只是徒勞而已。
範詩鳶將手負在身後,不讓人群看到他那止不住顫動的小指頭。
江南鐵律,拐賣孩童,有罪。
江南仍有一鐵律,濫用私刑,有罪。
前罪當斬,後罪酌情處理。
這個幾乎要把聖賢書翻爛了的讀書人,今天光天化日之下,帶著頭知法犯法。
他閉上眼,不去看王員外求饒的慘狀。
在這種民風淳樸的小鎮中,一旦你和“拐賣孩子”扯上了關係,那老百姓會撇開官府,有自己的處理方法。
門口,陳怡的“桔梗”架在“合歡閣”中人的鎖骨上。
劍意森然。
陳逸靠在木門上,蹙眉看著眼前這幅畫面。
合歡閣不過是個幌子,用一種特殊目的的組織去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