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在古時候用來傳達思念,邊關戰事以及寄託家書等等。只不過隨著網路的發達,書信漸漸的被隱入塵煙。

小時候,我聽我姥姥講她以前關於書信的事,那時候,車水馬龍,交通不便利,往往聯絡身在異地的兩個人,恰恰就是靠著一封封的書信來表達。

我姥姥以前生活在農村裡,那時候還是黃花大閨女,只是相較於現代的時尚女郎,她就顯得格格不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裡勞作,他們那個年代,婚姻不是由自己做主,而是由父母。

姥姥跟我講,她還小的時候,那時候還農村還存在土匪,有時候晚上在家裡休息的時候,夜晚也會突然來幾聲槍響,所以她和她的兄弟姐妹還有父母晚上都不敢睡太死,不然土匪來了都不知道。

而姥爺當時就是農村自發組織起來的民兵,專門保護村子,打土匪。

有次姥姥一個人清早去山裡打豬草的時候,看到前面幾個兇狠的男人兇巴巴的看著她,姥姥很害怕,在後退的時候,摔在田坎下面。

這時候那幾個土匪正在靠近,準備把姥姥抓去,姥姥邊後退邊用鐮刀揮舞包圍自己,但她也知道這次是凶多吉少。正準備認命的時候,後面傳來幾聲槍響,那幾個土匪見狀急忙的撤回大山裡,不多時,後面趕來了四個村子裡的民兵,其中一個長相帥氣的小夥子走過來蹲下扶起我姥姥,當然,這個小夥子就是我以後的姥爺。

這次的邂逅,讓姥姥姥爺兩人相遇,姥姥也對姥爺心生情愫。

那時候的愛情很淳樸,只是都不太善於表達,所以兩個人都不知道對方啥想法,只是想旁敲側聽打探對方。

到後面,土匪消失,又值改革開放,姥爺被安排去了鎮裡去工作,而姥姥則是去了村委工作,兩個人漸漸沒了聯絡。

後面是村委這邊有個同事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心上人,讓姥姥幫忙參考參考,這下子給姥姥提供了靈感,於是,當晚在家裡木樓是上點了一個燃油燈,藉著從同事那裡的空白書信,開始寫對姥爺的情感吐露,寫完後,還用嘴吹了又吹,用眼睛看了又看。

第二天,她回到村委,一直在等待郵遞員來收集書信,魂不守舍的等著,終於郵遞員騎著腳踏車來了,她在信上已經寫了收件人地址,姓名。 給郵遞員的時候還不忘再三囑咐。郵遞員無奈的看了看,笑著說道:我的好妹妹,你都說七八遍了,今天送信給誰送丟,也不能丟了你的。

就這樣信寄出去,過了一星期,啥資訊也沒有,姥姥每天都在問郵遞員有沒有她的信。

郵遞員表示沒有。

為此,姥姥很失望,也很難過。接著就在家感冒發燒,請了兩天假。家裡人也不知道她怎麼了。而姥姥坐在床前看著窗外發呆。

這時,外面叮鈴叮鈴的聲音響起,劉悅欣的信到了,劉悅欣的信到了。 劉悅欣,我姥姥的名字,別看我姥姥的父母沒什麼文化,但是當時可是有知青下鄉的,在生姥姥後,姥姥的父親就請了村裡的一個知青取名,就有了劉悅欣的名字,聽姥姥講,給她取名的這個知青,還是從大城市下放來的高階知識份子。

姥姥急忙下樓,取回自己的信件,一看寄件人李新成,姥姥就知道是姥爺的名字。

書信的內容就不具體展開,反正就是表達情感之類的。

這書信一來二回,兩個人就確立了戀人關係,後面姥爺這邊跟他家人那邊商量怎麼娶姥姥後,就開始安排媒人上門商量婚禮,雙方都很滿意,所以,兩個人就正式在某個節日結成夫妻。

當時的書信,雖然偶爾有喪事,探親,訪友這些信件,但是更多的是情感,以及促成兩個人走到一起的紐帶。

隨著電視,手機普及,書信越來越少,很多人都開始用手機去聊天,但是我姥姥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