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老臣便是去拜見就是!”閻羅王十分恭敬,多時不見其身上的氣勢也是變得平淡起來,甚至有一絲返樸歸真,歸於平凡。

十殿閻王從來就是不是華夏凡間所說的那般猙獰與恐怖,到了這等級別的大能來說,佛道鬼,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道統的名字不同罷了,大道至簡,就算是華夏各族,對於他們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他們所追求的已經從長生變成了虛無縹緲的大道,故此身上帶著道統的氣息都是漸漸化為了最本源的氣息,君不見為何天宮後臺乃是道家三聖,諸道統之後亦是都有聖人,除卻佛門外,聖人都是不管事,除卻忌憚那些個道統因果之外,追溯大道也是原因之一。

李玄眼中閃過一抹精芒,而今的閻王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蒼老的老傢伙了,隨著大炎對於陰司的香火之力與陰司機構的一步步解封,這個十殿閻王之首的閻羅也是露出了他原本的目的,一個頂級道統的一品正神,說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也不為過,怎麼可能就以前那點能耐。

“陰司未成,虛禮就不用客套了!”李玄擺擺手,放下那封玉簡,這樣望著閻羅王,說實話,李玄對於這個對自己畢恭畢敬的閻羅王有著那麼一絲戒心,從萬人之上的仁聖大帝變成了時時需要對一個年輕神祗卑躬屈膝,這就算是李玄自問,也是接受不了的。

更何況陰司雖為天宮下屬機構,但是兩方道統有著一種近乎於死仇,且不論華夏洪荒時期,洪荒天宮執掌者妖族與巫族大戰,十二祖巫與妖族同歸於盡,最後只餘下一位后土化身六道輪迴,由此陰司才是壯大與佛道三分天下。

可以說,陰司是巫族的延續,而人族天庭亦是洪荒妖族天庭的延續,這是大仇,更別說後來封神無量量劫時,天宮為了節制陰司對於凡間信仰的發展,竟生生在陰司神祗之中加上了一個城隍,使得陰司幾百年都是未曾緩過勁來,這樣的仇恨,李玄可不認為自己一來就化解了。

只是當初手下沒人,閻羅王的出現讓得李玄欣喜若狂,畢竟這是自己的同鄉人,一點也沒有細想,現在一切都是步入了正軌,一想起來便是疑點重重,比如這位前陰天子就算是天地大劫,僥倖不死,那也應該還是陰天子才對,為何李玄執掌陰司那麼久,都是躲著不見,最後才跳出來?

若是當時這位前任陰天子跳出來,說是要李玄歸還陰司,大抵李玄也是會同意的,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當時的李玄不過土地,雖說有著封地無敵的理論,但也僅僅是理論,就像是而今的李玄,有一千種辦法將一位土地弄出封地幹掉,且神不知鬼不覺。

若是當初這位閻羅王如此,李玄會交出陰司,就像是一條毒蛇一般,在暗中蟄伏著,等到陰司顯露弱點時,狠狠一口,讓其死不得翻身。

李玄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善人,就像是面對佛教一般,是,我現在是打不過你已經成佛的地藏王,但是五品正神打不過那就四品再上,四品不行就二品,李玄還年輕,隨著自身的神位,時間對於李玄已經不重要了,李玄有無盡的歲月跟佛教耗。

佛家一群佛陀謀劃了不知多少歲月,李玄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此方世界之中,佛家儲存下來的底蘊絕對比而今的天宮要深厚得多,但哪又如何?在華夏,佛教被天宮壓制得幾乎在華夏失去了所有信仰香火,李玄自信也能做到,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但是這位閻羅王卻是什麼都沒有提,自動將自己貶為閻羅王,奉李玄為主,於是乎,又是一個疑惑顯現而出,不管是天宮還是陰司,按理說,只有李玄才能召喚神位,畢竟自己是此方世界天地認可的唯一神祗,但是這位閻羅王的神位李玄可是自始至終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