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說道:“安田君,你這次到中國,打算停留多久?”
“可能就不走了,”安田智誠坐在沙發上二腳高蹺,說道,“中國政府將允許外資銀行在中國直接設立分支機構,雖然放開的口子不大,但總部也有意借這個機會進入中國。不過,這個辦事處到底是設在燕京還是廣南,總部還在討論——真是煩人得很——所以我到底會留在燕京,還是留在廣南,現在還不確定。不過,我倒是有興趣在東華設一個分點,到時候也方便時不時能來找你喝酒聊天……”
“是嗎?”山崎信夫聽到安田銀行即將進入中國的訊息,頗為欣喜,問道,“現在富士制鐵對中國的投資,要繞很多手續,麻煩得很,安田銀行真要能進入中國,不僅富士制鐵在中國的產業佈局能加速,安田財閥在整個海外佈局上的動作也能加快;不過安田銀行真的打算在東華也設辦事處?”
“東華這個地方不起眼得很,即使這樣的速度要追趕平江市,也要過好幾年,不過也有幾個有趣的人物,”安田誠智說道,“這個沈淮在英國期間,人一直都留在伯明翰,跟西尤明斯、跟飛旗實業有接觸。只是你所說的東華厲害人物譚、虞等人,對這些事情都一無所知,怎麼可能會是沈淮的對手?要避免富士制鐵在東華給邊緣化,安田銀行不幫你們一把,怎麼成?”
“我們要不要把這些資訊告訴譚、虞他們?”
“現在怕是來不及了,也沒有意義,”安田智誠不屑的說道,“再說,要是把對手直接掐滅在搖籃裡,也實在無趣得很……”
*
簽約儀式,省鋼、長青集團及富士制鐵舉辦宴會慶祝;鵬悅、渚江建設、眾信投資這邊也在尚溪園舉辦宴會慶祝——這一次,雖然叫省鋼他們獲得對梅溪港碼頭對等的控制權,鵬悅、渚江建設及眾信投資也回攏比當初投入大得多的資金,也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
沈淮手裡拿著今天出席簽約儀式的名單,看到安田銀行的代表也姓安田,指著安田智誠這個名字,問孫亞琳:“你說這個安田智誠,是不是來自安田家族的?”
日本的經濟在相當程度上由金融資本集團支撐,又由於日本經濟社會傳統封閉的性質非常嚴重,故而外界都習慣把日本的金融資本集團稱之為“財閥”。
國內對安田銀行為核心的安田財閥還頗為陌生,但實際上,作為日本國內第三大鍊鋼企業富士制鐵,也只是安田財閥的旁支而已。
富士制鐵在東華投資建造的合資鋼廠,除了各家的直接出資外,差不多三千萬美元的日元貸款,就是由安田銀行提供;而富士制鐵、省鋼、長青集團這次參股梅溪港務公司,也將由安田銀行提供相當一千萬美元的日元貸款補充建設資金。
雖然長青集團的資產規模也有數十億美元之巨,但比起安田財閥,還是弱小得很。
國務院近期放開外資銀行機構直接入駐國內的口子,首批有意願進入國內的外資銀行,沈淮也有看到名單,安田銀行也在其列。
雖然國內暫時不會允許這些外資銀行在國內直接吸納存款,但這些外資銀行自身的資本實力雄厚,一旦他們有條件直接進入國內的產業投資市場,動作或許有可能會比想象中更迅速。
特別是富士制鐵與安田銀行的關係密切,有些事情對梅鋼來說就更有迫切性。
“……”孫亞琳側過頭來,說道,“是個趾高氣揚的傢伙,骨子裡都透著傲慢的氣味;也只有小日本財閥家族出來的人,才會有這樣叫人厭惡的氣味。”
日本從七八十年代就崛起為全球最活躍的經濟體之一,日系財閥早就在資本市場橫衝直撞了近二十年。相比較之下,英法等西歐的資本勢力就相對處於弱勢,彼此之間有合作,但更多的是看不順眼。
沈淮笑了笑,他雖然很多方面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