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存在的意義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回了家鄉,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娶妻生子,日子平淡如水。

前段時間,他忽然聯絡我,問我有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

我很驚訝,他所在的單位福利待遇都很不錯,為什麼要離開?

他說,他感覺自己的一生已經被一眼望到頭了,二十歲的他就可以看到六十歲的自己,這種一成不變的日子讓他感到恐懼。

他說:“如果我一直待在這裡,我的孩子就會像我一樣,重複我的人生,我不希望他也像我一樣,過得這麼平庸。”

我聽完他的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什麼才算是平庸的人生?

父母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是,身為父母,卻總希望孩子能夠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電視劇《小捨得》裡的田雨嵐,就是這樣一位母親。

她出身卑微,是酒店裡的一名服務員,後來嫁給了富商顏鵬,才算是擺脫了貧窮的命運。

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她一直都希望兒子子悠能夠爭氣,將來能夠出人頭地。

她對兒子的學習特別上心,每次考試都要考第一,課外的時間全都安排了輔導班,不允許他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為了讓兒子能夠進入金牌班,她不惜在家長會上和老師吵架,只為了能夠引起老師的注意,讓老師多關注關注自己的兒子。

在她的高壓政策下,子悠的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可是,他也漸漸失去了笑容,變得唯唯諾諾,膽小自卑。

在一次數學競賽中,因為壓力過大,子悠在考場上出現了幻覺,撕掉了試卷,跑出考場。

田雨嵐的望子成龍,最終卻導致了子悠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不得不休學在家。

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孩子優秀了,我們的人生才會圓滿。

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未來,他的人生,終究還是要自己負責。

身為父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為他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至於他的人生究竟會走向何方,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我們無需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更無需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人生。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讓孩子為我們而活,而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我們努力的意義,也不是為了讓孩子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看到,努力的人生究竟有多精彩。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影片,特別有感觸。

影片中的女孩只有十幾歲,可是,她的人生,卻比很多人都要艱難。

她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爸爸常年酗酒,不務正業,家裡窮得連電費都交不起。

小小的她,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醉酒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

可是,生活的艱難,並沒有把她擊垮,反而讓她更加堅強。

她學習特別努力,每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帶著奶奶過上好日子。

當記者問她,覺得生活苦不苦的時候,她笑著搖了搖頭,說:“不苦,只要好好學習,每天都有奔頭。”

你看,這就是一個孩子面對生活時的勇氣和力量。

也許,她的父母並不能給她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可是,她卻從父母身上學到了面對困難時的堅韌和樂觀。

這種精神力量,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