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舔狗,從你我做起!

在當今社會,一種被戲稱為“舔狗經濟”的現象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是男性群體對責任感的傳統觀念正經歷深刻變革,展現出一種難以遏制的逆轉態勢。以往,那些在節日慶典中不遺餘力地挑選禮物、試圖以物質表達深情的男性,彷彿一夜之間恍然大悟,轉而將寶貴的金錢與精力傾注於自我成長與享受之中。昔日的“舔狗”角色,彷彿成了無人問津的燙手山芋,任由他人去爭奪。

回顧往昔,在消費市場這片廣闊的天地裡,男性似乎總是扮演著最不起眼的角色,價值排序中,女性、孩子、老人乃至寵物都凌駕於男性之上。然而,這一看似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實則早已與現實世界的發展軌跡背道而馳。

以2023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為例,男性消費者的支出竟悄然超越了寵物狗用品市場的總和,其增長速度更是將女性消費者遠遠甩在身後。

到了今年的618年中大促,男性在時尚前沿、科技新品、健身裝備及個人護理領域的購買力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其中,千元以上高價值商品的消費佔比已逼近70大關。那些曾經毫不吝嗇地為女性揮金如土的男性,如今已學會更加珍視自我,將消費的目光轉向了提升個人生活品質的方向。

正因如此,今年的七夕情人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鮮花、巧克力、鑽石等傳統情人節禮物紛紛遭遇了銷售滑鐵盧。無論商家如何精心策劃節日、如何將發紅包與購買禮物與真愛緊密相連進行營銷,男性消費者都顯得異常冷靜與理性,不再輕易為之買單。舔狗經濟,在這一系列變化中,終於迎來了其崩塌的宿命。

男性拒絕再做舔狗的舉動,如同一場風暴般席捲了整個禮品行業,導致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男性對結婚生子意願的普遍降低,更深遠的社會危機正逐漸浮出水面。高房價的樓市開始面臨無人接盤的尷尬境地,大鑽戒的價格也如斷崖般暴跌。男性更願意將手中的財富用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非取悅他人。

在網際網路的廣闊舞臺上,男性也開始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再選擇沉默。他們直面不公,勇於表達不滿,不再甘於做沉默的大多數。越來越多的男性深刻意識到,追求真正的男女平等,必須是從內而外的徹底平等。無論商家的營銷策略如何巧妙、田園女權的聲音如何強勢,都無法阻擋男性意識的徹底覺醒。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男性群體如此迅速地覺醒呢?這不得不提到一個經濟學上的重要概念——勞動供養率。它指的是一個社會中非勞動年齡人口(通常是14歲以下的兒童及65歲以上的老人)與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勞動力的收入能夠支撐起多少人的生活。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及生育意願的下降,許多男性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與生活方式,他們意識到,與其將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投入到取悅他人上,不如更多地關注自我成長與享受,確保自己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這種觀念的轉變,正是男性群體覺醒的根源所在。 這一資料在歐洲顯現為68的穩健態勢,於美國則略降至48,到了日本更是進一步縮減至38。然而,當目光轉向中國時,這一數值驚人地低至146,這背後折射出的社會現實令人深思。

想象一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一對年輕的男女若懷揣著共建家庭、攜手步入婚姻殿堂並孕育新生命的夢想,他們往往需要面對的是雙重職場的挑戰。這是因為,僅憑一人的收入,往往難以支撐起養育一個孩子的基本開銷。假若其中一方渴望迴歸家庭,專注於相夫教子的角色,那麼另一方,尤其是男性,便需承擔起更為沉重的經濟負擔,他們可能需要加班加點,甚至犧牲個人時間與興趣,只為能夠勉強維繫這個小家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