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亂相從生(第1/3頁)
章節報錯
北疆,在慶王封地外的一處邊城要塞。
九皇子與何守道在離開十一皇子之後,並未直接進入慶王的封地,而是在此處暫時安營紮寨。
他們派人前去通報慶王,請求在慶王首肯之後再行進入,這是朝廷對於封疆王爺應有的起碼尊重。
其實,自從李閻良與莊飛羽帶領禁軍查辦平陽礦產案之後,慶王便一直派人前往邊城打探案件的進展。直至聽聞陸雲軒避嫌停職,九皇子與何守道前來北疆找他與十一皇子對質,他頓感事態不妙。
他很清楚,自己這個慶王與十一皇子雖都在北疆,但有著本質的區別。北疆的一半以上皆為自己的封地,擁有一定的自治權。而十一皇子只是戍邊,理論上與邊關守將無異。
除非發生重大事件,否則絕不可能出現朝廷的軍隊。此前御史臺的李閻良和禁軍因查平陽一案來到北疆,也未曾擅自進入他的封地。
這時,有人來報,稱九皇子派人前來,請求禁衛進入封地。 九皇子到來,無論如何,都是親兄弟。斷沒有不讓其進入的道理,不僅如此,慶王更是親自率領衛隊,前往迎接。他這個九弟,文武雙全,若不是跛腳,想必也會是一位封疆的王爺。
兄弟二人相見,格外親切熱絡。何守道待二人行禮完畢之後,才向慶王施禮,道:“京兆府尹何守道參見慶王殿下,臣奉旨協同調查平陽礦產案,因案件牽涉到慶王,還望慶王配合臣將事情原委說清楚,莫讓臣左右為難。”何守道這番話看似溫和,實則強硬,實則是逼迫慶王就範。
慶王笑著說道:“何大人放心,既然是奉旨辦事,本王定會全力配合。咱們進入廳堂,邊坐邊談,不必過於拘束。”說著,他親手推動九皇子的輪椅,一同走進大帳,何守道緊跟其後。
待賓主各自落座,何守道說道:“慶王殿下,平陽礦產原本屬於十皇子和十一皇子。但此事他們做得極為隱秘,直至前幾日,才查明這一事實真相。現經多方查證,基本可以確認這一情況。
現就平陽礦產一案,其核心關鍵在於有人持慶王府的北疆令牌,購置和運輸兵甲,經初步核查,至少已為胡羌的八百名精銳騎兵配備了裝備,給我北疆造成了重大的傷亡。今日我們特地前來核查關於北疆令牌一案,還請慶王殿下給予詳盡的說明。”
慶王聽聞,起身從書案上取出幾頁紙張,這是李閻良讓他所寫的具陳書,他將其遞給了九皇子,說道:“關於令牌之事,我已寫成具陳書,交由李閻良大人帶回京城。想必九弟與何大人也已知曉我所寫的內容。除此之外,何大人還有何疑問,儘管發問。”
何守道說道:“慶王所說曾上書朝廷,請求設計新的令牌,然而我遍查軍部,都未曾找到這份奏摺。我亦詢問過眾多人士,皆稱從未見過此奏摺。”
慶王聽完,又走到書架旁,找出一個木匣。他來到九皇子和何守道面前,說道:“本王每次奏請,都會留存底稿以備查閱。諸位可以進行查對。” “至於十一皇子從平陽山谷搜到的胡羌書信中,提及我與陸雲軒相互勾結,包庇與胡羌進行兵甲交易,這純屬無中生有,惡意栽贓。本王在北疆封地,若無宣召,不得入京,此乃本王與寧王離京時,與父皇的約定。而陸雲軒的行程亦有記錄可查,我們二人怎會有相識的時機。即便有人從中聯絡,想必九弟與何大人也能查明真相。若有證據,本王甘願伏法。
我的軍需營被截,令牌被奪,軍需營的兄弟被劫掠,我第一時間上奏朝廷的奏摺,又是被誰截留了?難道也是胡羌人所為?”
慶王這一連串的陳述,唯有最後這一句,讓九皇子與何守道心中一驚。倘若果真如慶王所言,是胡羌人自行所為,那麼這案子便成了死結。
若沒有內外勾結,純粹是胡羌人企圖讓本朝皇子產生紛爭,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