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黑夜獵殺(第1/3頁)
章節報錯
京城東南八百里,渤州城外,二皇子瑞王勒馬駐足,極目遠眺。
終於又回到了這片熟悉的土地。五年前,他還是此地的渤州王,在此苦心經營十數年,將這座荒涼的北境邊城,打造成為渤海之濱商業繁榮、城防堅固的大城。
那時,城中人口多達三十萬,乃是扼守北境的險要隘口,也是南下中原的關鍵門戶。從此地出海,能與高麗、扶桑開展貿易。那時的他,何等意氣風發。他曾從此出發,前往瀛洲探尋傳說中的三座仙山。
而距海五十里處,有一座大島名為九離島,傳說遠古部族紛爭時,九離一族戰敗,其王族的一支流落至此,定居千年,而後舉族飛昇而去。
這座島上山巒秀美,四季宜人,冬季不封凍,夏季少風暴。每年冬夏兩季,他都會登島避暑或禦寒,修心養性。即便如今他已退了渤州封地,但這座島嶼仍被他牢牢掌控。
可此時,渤州卻已落入北夷之手,城頭之上北夷聯軍的戰旗迎風烈烈作響,士兵們手持長槍,英姿颯爽。這讓他心中悲痛萬分,猶如自己的孩子被他人擄去,還被撫養得極好,而這孩子也很快認了新爹,不再與親爹親近。
如今,他要將這座城重新奪回,卻又擔心攻城會對城池造成破壞,這是他心中最為糾結之事。
渤州城外的燕山餘脈,二皇子將大營駐紮於此。山上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名為虛離觀,乃是二皇子斥巨資打造的修行行宮。站在山頂,向東可眺望渤海,向北能俯瞰渤州。天氣晴朗時,據說能看到離島,也能看清渤州城內的望海樓。
虛離觀主此刻正陪著二皇子在觀內的藏書閣遠眺渤州城。觀主道:“主上,此次北夷來犯,用心深沉。其攻城設施精良無比,雖說我們渤州城城牆堅固,卻也難以承受北夷連續三天三夜的轟擊。
而城破之時,他們並未屠城,而是約法三章,只為奪城,不為搶掠。故而,只要士兵不抵抗,百姓不襲擾,北夷士兵便保證對降兵優待,對百姓秋毫無犯。
正因如此,渤州城除了守將帶兵堅守城門之時,被亂箭射殺,原守城之兵,竟然全部歸降。北夷進城之後,迅速加固城牆,對外恢復貿易,不出一月,如今的渤州城竟仿若無事一般。”
“百姓所求,不過是安穩度日。至於誰坐天下,他們並非十分在意。而守城士兵多為本地人,如今看來,乃是決策之誤。朝中那些老爺們,為節省軍費開支,讓城中青壯年半兵半工,壓縮一半軍餉,還言稱只有如此,他們才會拼命保護自己的財產,若有來犯,定會拼死抵抗。如此看來,此乃荒唐之論。”二皇子緊握拳頭,恨不能將朝中那些透著酸腐之氣的昏庸之臣一個個拉到戰場,讓他們親眼看看這慘狀。
這時,去城中打探和去離島探查訊息的人陸續歸來。 去城中的人前來稟報:“攻打此城的乃是北夷慕容族,如今城中秩序井然。主上昔日留下的產業、內衛並未受到影響,只是北夷全面接管了城中的經營,稅收需及時上繳。城中百姓按一家一人徵丁,參與城防建設和守衛。目前城中有慕容族兩萬人,原守城兩萬人,且有不下五萬人作為半兵半工,隨時能夠上城守衛。據說距此不到百里,還有北夷聯軍十萬,隨時可策應。”
二皇子聽聞如此局勢,心中不禁一陣嘆息。這打仗,打的不單是白銀,更是民心。如今渤州的民心傾向安穩,毫無戰意,況且慕容族對他們一視同仁。在此情形下,若貿然發動戰火,自己反倒會成為被憤恨的一方。雖說他曾是他們的王,但畢竟已過去五年,他的影響力已逐漸淡化。
從離島歸來的人也回來了,並將離島守將宋柏南一同帶來。這宋柏南道:“主上,離島兩萬人皆翹首以盼主上歸來。自從主上離開回京,這幾年來,慕容族、高麗和扶桑皆有人前來試圖收並離島,但皆不敢動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