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風雲將至(第1/3頁)
章節報錯
陸雲軒仔細端詳著這幾枚銅幣,他萬分確定,這些銅幣正是自己在平陽山谷所見的那一批。
孫謙道:“陸大人,此次銅幣之禍已然關係到國運的興衰,若無良策應對,國家金融危在旦夕。還望大人主持大局,力挽國家於危難之間。”
陸雲軒道:“二位大人,我朝律法嚴明,陸某現今仍為待罪之身,怎可主持戶部事務。不過,二位大人若有所託,陸某定當全力協助。”
趙允和道:“大人,如今局勢已然搖搖欲墜,我與孫大人自忖,無力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還請陸大人千萬不要推辭。我與孫大人即刻進宮面聖,向聖上稟明局勢的危急,請求聖上頒旨讓大人復職。”
陸雲軒無奈,只好答應。二位侍郎見陸雲軒點頭應允,隨即進宮面聖。
御書房中,皇上聽完二位侍郎的彙報,勃然大怒:“是誰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公然製造偽幣,充斥市場,動搖我國之根本。”
趙允和道:“啟奏陛下,陸大人已然認出,這幾枚銅幣出自平陽礦產。如今該礦產已歸寧王所有,所有礦產的開採、冶煉、製造皆由寧王一人決斷。
而據前幾日朝會,七皇子所言,這平陽礦產原本屬於十殿下、十一殿下,那麼這批銅幣也有可能是二位殿下所造,亦或者是鄭衛國私自鑄造。
如此規模的用銅量,我國的銅礦難以承受。但目前,這批銅幣已經將吏部所造銅幣擠壓到無人願意使用的境地。如此一來,市場上真幣無人問津,假幣卻橫行無忌,致使朝廷對金融失去控制。
更為恐怖的是,市場上白銀的存量急劇減少,其去向至今成謎。目前豐匯銀莊以及京城內的幾大銀莊已經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
這個訊息一旦傳開,極有可能引發擠兌事件,重演當年瓊筵閣的禍端,甚至可能比當年更為嚴重。 臣懇請陛下,儘快讓陸大人復職,扭轉這即將傾倒的危局,否則國家危矣!”
孫謙道:“臣亦附議。”
此時,皇上也被他們二人所言說得內心惶恐,但仍維持著皇上應有的威嚴。略作沉思後說道:“朕亦期望陸愛卿早日復職,只是他所涉案件乃叛國之罪,關乎國體。倘若沒有妥善的章程就復職,恐怕事後會遭眾臣非議。朕認為還是明日拿到朝會上,由眾臣決議為好。”
這二位侍郎聽後,急忙下跪,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如今事態緊急,尚為我二人所察覺,市場尚未因此掀起波瀾。倘若明日朝會,拿來公議,恐怕朝中大臣自己就會率先去擠兌。所以臣以為此事必須暗中進行,在眾人尚未察覺之時解決為妙。”
皇上聽罷,陷入兩難之境。暗自思忖:“難道朝中真無人可用,唯有依靠他陸雲軒嗎?但局勢緊迫,容不得他再作他想,只能權宜行事了。”
於是說道:“朕亦認為二位愛卿所言在理,如此,你們且回戶部,朕即刻下旨,讓陸愛卿復職。”
二位侍郎聽罷,又是叩頭謝恩,方才離開。
陸雲軒此時,心急如焚。他沒想到自己才離職短短几日,局勢竟急轉直下。而當下該如何在眾人未察覺之時,平穩過渡,著實是個棘手的大問題。 正當他苦思冥想之際,下人來報,朝廷下旨,請老爺接旨。
陸雲軒趕忙來到正廳,只見傳旨太監說道:“陸大人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陸雲軒忠心為國,天地可鑑。雖涉通敵一案,暫時停職避嫌,但經查實,尚無確鑿證據。為國家計,御史臺與戶部不可無人主理,故著陸雲軒以待罪之身,即刻復職,重掌二部,欽此!”
傳旨太監說道:“恭喜陸大人,重歸中樞。雖仍是待罪之身,但皇恩浩蕩,定不會辜負陸大人的一片忠心。”
陸雲軒接旨後,讓人拿來五十兩銀票,一併謝過。 陸雲軒看著聖旨上的“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