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嬤嬤也是宮裡的老人了,又豈會不知賈遠道夫婦深夜拜訪的目的。

來之前,賈遠道做好了心理準備,他預期的封口費是五千兩,不能再多了,再多他可真要承受不起了。

這次蔡嬤嬤只是伸了一根手指,賈遠道夫婦互相看向對方,賈遠道:“一千兩?”

蔡嬤嬤笑著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賈遠道繼續試探道:“一萬兩?”

蔡嬤嬤這才拿起茶盞喝了口茶,表示肯定。見賈遠道夫婦不說話,蔡嬤嬤笑著道:“賈大人需知,這銀票可不是給老奴的,而是孝敬給宮裡的太后。太后娘娘最是討厭不懂規矩的人,這玉小主若是進了宮,保不準哪天犯了錯,惹怒了太后娘娘,到時候不僅小命不保,說不準還會連累宮外的賈大人呢。大人和夫人可要仔細想想啊!”說著一臉慈祥地看著賈遠道夫婦,好似他們是她的親人一樣。

賈遠道夫婦後背早已溼透,對著蔡嬤嬤作揖行了個禮後便回了自己的屋子。

夫婦二人輾轉反側睡不著,一萬兩,對於賈府來說確實不是筆小數目。賈遠道家底一般,靠著勤勉和謹慎這才熬成了大理寺少卿,府中的開銷主要來自他的俸祿和攢下的幾處莊子、鋪子。而且得益於賈府一直以來只有兩個女兒,大額支出並沒有多少,這才讓賈府看起來光鮮亮麗。

可是想到這錢若是不拿出來,不止女兒進宮會被刁難,連自己的烏紗帽都有可能保不住。沈家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因著沈眉莊殿選出醜,驚擾了太后和皇上,如今沈自山直接降了三級,沈家從原來的門庭若市到如今的門可羅雀,沈眉莊也被送進了尼姑庵,剃了頭髮做了姑子。

自己如今的官位可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又怎能輕易失去呢。下定決心的賈遠道計劃著先從幾個鋪子裡預支五千兩,加上賬上的五千兩,剛好湊了一萬兩。

又讓管家從庫裡尋找了一份珍品,是一尊白玉底座的彌勒佛,價值千金之數,當初還是賈遠道花了大力氣從一位同僚手裡淘來的。彌勒佛底座下面有一個暗門,開啟後剛好可以把一萬兩的銀票塞進去。

賈遠道捧著彌勒佛去見了蔡嬤嬤,在看到彌勒佛後,蔡嬤嬤笑得合不攏嘴,摸著佛像左看看右看看,喜歡的不得了。賈遠道示意底座下的暗門,開啟後,蔡嬤嬤發現了銀票,很是驚喜,直言這禮物太后必定喜歡。

賈遠道也放下了心,終於不必再為這件事提心吊膽了。他看著蔡嬤嬤的笑,跟彌勒佛的笑很是相近,只覺得十分諷刺。他也是第一次接觸宮裡來的人,接觸後才知道這宮裡的人有多難伺候。

說起來,這蔡嬤嬤為何會如此貪財,還如此的有恃無恐,得益於蔡嬤嬤的親孃是當今太后的乳母,而蔡嬤嬤自小又陪著太后長大,關係不是一般的親密,因此,仗著太后的勢力蔡嬤嬤可是斂了不少好處。

翊坤宮,付知書正翻看著各宮上月的開支,周寧海從外邊回來就來彙報情況。

周寧海湊近,道:“娘娘,奴才都打聽清楚了,這鈕祜祿家和富察家的格格規矩禮儀學得十分不錯,聽教養嬤嬤說,昭妃和賢嬪頗有大家風範,這蒙古來的貞嬪倒也上心,唯獨這烏雅家的格格不怎麼配合,聽說可是甩了教養嬤嬤好大的臉,所有人都得哄著這位烏雅格格呢!”

聞言,付知書不以為意道:“這烏雅貴人怎麼說也是太后的親侄女,可比皇后這個表侄女親多了,性子驕橫些也正常,讓教養嬤嬤盡心教著就是,至於學得好與不好,那就不關嬤嬤的事了。”說著,想到什麼,又道:“賈嬛那邊可有什麼情況?”

周寧海:“回娘娘,那蔡嬤嬤本就十分貪財,這些年,仗著有太后撐腰可是敲詐了不少王公大臣,那賈府也不例外。奴才聽說,賈大人為了討好這位嬤嬤,都計劃著要賣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