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李夢瑤發動了自己在長安最大規模的一次輿論攻勢,讓楊恭仁的名字徹底“家喻戶曉”。

她在長安各大工地上分發了大批用人造絲製成的馬甲,馬甲的胸前繡著“楊恭仁”三個大字,後面還畫了一隻小狗。穿著這些馬甲的工人們走街串巷,吸引了無數目光。

這還不算完,春桃那裡還推出了一批特別版的肥皂,上面同樣刻著楊恭仁的名字和小狗圖案,價格低廉,十分暢銷,幾乎成為街頭巷尾的新奇談資。

更讓楊恭仁氣得跳腳的是,就連夢元記的刮刮樂封面都換成了楊恭仁和小狗的插畫,成為人們爭相搶購的“珍品”。這一切讓楊恭仁深切感受到了來自李夢瑤的“誠意”。

而此時的李夢瑤,根本無暇再關注楊恭仁的動靜。因為王家屯周邊的棉花田進入了成長期,卻接連遭遇各種病蟲害,讓她頭痛不已。

李夢瑤站在田間,看著一株株病葉發黃的棉花,心情沉重。王家屯的農戶們第一次種棉花,經驗不足,李夢瑤自己也不懂農事,只能硬著頭皮想辦法。最終,她讓人試著噴灑石灰水,希望能起到一些效果。

站在地頭,李夢瑤長長嘆了一口氣,低聲嘟囔:“也不知道今年的棉花還有沒有指望。”

正在此時,王里正走了過來,一臉擔憂地說道:“東家,今年天兒這樣,看樣子怕是要大旱啊。”

李夢瑤皺了皺眉頭:“這可是老天爺的事情,咱們盡人事、聽天命吧。”

“東家,要不咱們打幾口井吧?”王里正試探著建議。

李夢瑤無奈地白了他一眼:“怎麼打?能出大力的年輕男人都去城裡幹活了,難道指望女人去挖井?”

王里正一臉尷尬,知道這事兒確實難辦,但想到即將到來的旱季,心中依然充滿憂慮。

李夢瑤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擔心,總會有辦法的。咱們先把眼前的事兒做好,看看有沒有別的解決之道。”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她心裡也很清楚,若旱情真如預期般嚴重,這次的棉花試驗恐怕會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李夢瑤最終決定要打井,但她知道用傳統的挖井方式根本不可能完成目標。於是,她腦洞大開,決定參考盜墓小說裡探墓的方法,用簡單的工具鑽井。

首先,她在車床上製作了一個螺紋鑽頭,並設計了一個半自動的搓絲機。她先鑄造了兩根直徑十厘米的鐵棒,將其中一根的底部加工出十厘米深的螺紋槽,然後用車床將另一根鐵棒的一端車削成匹配的粗細,再透過搓絲機加工出合適的螺紋。最終,兩根鐵棒可以緊密擰在一起,形成可延長的鑽桿。

李夢瑤握著組合成的一根雙節鐵棒,甩了幾下,發現非常牢固。於是,她連續加工了二十多根這樣的雙頭螺紋鐵棒,並在頂部安裝了一個斧頭形的鑽頭,簡易的多節打井鑽頭就此完成。

接下來,她還需要解決井壁坍塌的問題。這種情況下,pVc管顯然指望不上,只能用鐵管或銅管。可她的小爐子根本無法生產大規格的鐵管,她只能另尋他法。

於是,李夢瑤找到了秦王府,希望利用秦王的資源來完成這個工作。但經過一番商討,秦王妃果斷拒絕了。並非秦王妃不願意幫忙,而是李夢瑤一再壓價,完全沒給對方賺頭。既然是生意,秦王妃自然不會做虧本買賣。

李夢瑤沒生氣,轉頭直接去了工部。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交易:如果工部能提供足夠的鐵管,她將贈送一套高爐的改進設計,並保證在打井成功後,將鑽井工藝無償貢獻給工部。

工部尚書顧言對這個提議極感興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很快達成協議。顧言承諾,只要高爐能達到熔鍊鋼鐵的標準,工部便贈送李夢瑤兩百根三丈長的鐵管。李夢瑤則當場交付了高爐的設計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