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也叫E=MC2;我家有戶鄰居,總喜歡買最便宜的東西,壞了以後全家動手修理,所有的工具她家都齊全。有一天,我發現她家買了一批便宜的摺疊椅,椅子上面居然全印著E=MC2。這讓我想到另一種現象,十年前,我跟著易小迪背佛經,可能是我的悟性太差,沒有什麼長進。後來我看了禪的一些公案後,覺得對我這樣的常人的智慧很有啟發。但很快發現,“禪”開始氾濫,建築師用“禪”來標榜自己的建築;畫畫的用“禪”來標榜自己的畫;做飯的用“禪”來標榜自己的餐廳,一些人覺得中文的“禪”不過癮,就用英文ZEN。這時形式已經與它的本質完全的分離了,僅僅作為一個符號,成為街上的一陣過眼煙雲的流行。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瞎耽誤工夫
//blog。sina。/u/4679dbbf010000o7
十年前,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了佛學,艱澀的佛經總是讓人一知半解,只知道了一粒沙子裡有萬千世界,一滴水裡有萬千世界。好在是出了位南懷瑾,把佛經口語化、大眾化了。慢慢地走進了佛的一個分支——禪,知道了人還可以頓悟。“棒”、“喝”之間就可以得到智慧,知道世界本來面目。神奇吸引了我,我又在這上面逗留了幾年時間,1997年寫了一本書《茶滿了》,回頭看正是我在禪中逗留時期留下的。“茶滿了”這三個字,還是在日本時,禪宗中的一句偈“吃茶去”給我的啟發。近幾年“禪”氾濫了,“禪”成為了一種時尚,飯館、茶館、傢俱店都用“禪”來裝飾自己。外國人還把禪翻譯成了“ZEN”,成為一種傢俱風格、建築風格,甚至標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禪被當作時尚符號時,也就不能成為禪了,也不可能是一種對智慧的追求,當今天人人都談禪時,我感到不是智慧、不是頓悟,而是一種假惺惺和裝腔作勢。“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我還是懵懵懂懂不知道。
當愛因斯坦說E=MC2,C是光速,是一個常數,常數的平方當然也是一個常數。也就是說能量等於質量乘一個係數。能量和質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很少的物質,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轉化成巨大的能量,於是地球上就出現了原子彈。但E=MC2到底是什麼?我沒有讀懂,頭腦中還是一片混亂。
英國有位殘疾人叫斯蒂芬·霍金,他的回答十分直截了當,沒有隱語,也沒有暗示。“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時間是150億年前。大爆炸之後,就有了時間和空間。大爆炸初的十分之一秒,宇宙密度比水大3000萬倍,溫度是300億度。14秒後,溫度是30億度,第一個氘原子核形成了。34分鐘後,用了70萬年時間,電子能附在原子核上形成了原子。在過去150億年的大部分歲月裡,質子、中子和電子結合形成了恆星。”科學家的語言總是這樣精確和肯定,時間可以精確到十分之一秒。但為什麼會大爆炸?沒有這個起點的世界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嗎?如果我們回到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樣的世界存在嗎?是不是沒有物質存在而只是以一種狀態形式(愛、恨、嫉妒等)存在?
為了“世界本來是什麼?”這個命題,我接觸了我能接觸到的宗教、藝術。但困惑我的問題還是沒有答案,有時甚至到了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的地步。當在一次聚會上崔健說“我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神論者”時,我回答說:“我是有一切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就是我在所有宗教中尋找答案,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
今年,上海要舉辦“上海雙年展”,主題是“都市營造”,也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