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結果,她是喜聞樂見的。

如果鄰居說的是實話,她至少不用擔心孫子被這個兒媳婦給餓死了,哪怕背一個不孝的名聲,也總好過被餓死。

好死不如賴活著。

畢竟名聲不好還能夠活著,還可以圖謀以後,只要活著,一切就都有希望。

但若是被餓死了,那就是真的死了。

人死如燈滅,人就活在當下,不指望下一輩子了~~誰知道到底有沒有下一輩子呢?

也沒見哪個死了的人又回來過。

至於託夢一說~~可拉倒吧,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個可做不得準。

也不怪老太太這麼想,實在是她這個兒子和兒媳婦在老太太這裡毫無信譽可言。

如果可以,她寧願從來沒有過這個兒子,或是從來沒給兒子娶過這麼一個兒媳婦。

老太太甚至覺得梁朝明現在的慘狀,都是因為她,因為若是沒有老太太生下樑向西這個不孝子,又給他娶了這麼一房媳婦,就不會有梁朝明來這個世上受苦。

老太太趕到學校的時候,倒是沒有讓看門的大爺去幫忙叫人,畢竟現在正是孩子上課的時間呢,老太太怕耽誤孩子學習,就一直等在校門口。

等到了學校下課了,等了一會也沒見孫子出來,就拉了一個小朋友,給了他一塊桔子糖,讓他去把自己的孫子給叫出來。

那個小朋友見叫一下人就有糖吃,興高采烈的跑進去了。

梁朝明聽到這個他不認識的小朋友說,校門口有個老奶奶找他,就知道是原主的便宜奶奶來看他了,倒是沒有拒絕孵出來。

因為梁朝明是插班生,半路來的新面孔,所以有那麼一點小名氣,他無法一下子認識所有同學,但大傢伙只記住他一個人還是挺容易的。

畢竟本來已經熟悉了的人群,突然來了張陌生面孔,可不就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了嗎?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剛才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準確無誤的找到了他。

還沒到學校門口,就看到一位頭髮半白的約五十多歲的老太太,正站在大門外,抻著脖子往校園裡面看。

一看到梁朝明,立刻就紅了眼眶,一邊朝著他招手:“大孫子,這裡這裡!”

一邊快走幾步迎上他,一把拉過他的手。

還沒開始哭訴,先從口袋裡掏出籠布包著的二合面饅頭,塞給梁朝明:

“孩子,來,先吃兩口墊墊肚子。”

鬆開他的手,催促道:“快吃啊,發什麼愣啊。”

梁朝明下意識的開啟布包,將饅頭湊近嘴邊咬了一口。

不知道為什麼,粗糙的二合面饅頭,明明跟學校食堂的沒什麼區別,但他竟然在饅頭裡嘗試了一絲甜味。

而且哪怕他真身是第一次見老太太,但一見她那股親切感就油然而生,心忽然就踏實了。

“我可憐的小孫子,你那爹孃不做人。

奶奶對不起你,從小沒教育好你爹,又給他娶了這麼一房媳婦,讓我小孫子受苦了……”

老太太絮絮叨叨,半是辛酸,半是欣慰。

就在學校門口旁邊看著梁朝明吃二合面的饅頭。

這是老太太最近這些年一直以來的習慣。

因為她已經知道了,只要孫子將饅頭拿回去,最後落在誰的肚子裡還真不一定,而且如果孫子不配合,甚至還會挨一頓打罵。

為了能讓孫子把糧食填到他的肚子裡,老太太只好看著他吃,畢竟就算是他那不做人的兒子兒媳婦,礙於孝道也不好明目張膽的當著她的面從小孫子手裡搶東西。

真當她老太太是死的!

眼看著梁朝明把饅頭吃完了。老太太又從口袋裡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