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定額定的再高些。畢竟我們也需要付出裝置、工人勞力不是嗎?!而且我們還需要承擔鑽井不出油的風險,知常先生你是知道的!一旦不出油,那麼我們的投入可就全白費了!儘管屠將軍答應了我們可以允許我們再次找油,但誰又能保證一定能夠找到呢?!所以,在此情況下國會希望能夠將開採權提高到30%!”
其實,美國國會給予詹森的提法是讓他將開採權先說到40%。如果不行那麼一定力保25%的開採權。詹森剛剛趕到了司令部就看到了英國大使的車子,那心裡便是咯噔的一下!
於是商談的時候,便主動的先把自己的低價降低!爭取幾分是幾分吧!要是逼迫的太緊。讓滿洲直接找英國人談去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顏正清是誰?!這是從滿清開始就在官場、在世界各地打滾的老油子了啊!詹森一開口,他便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當然,他不會表現出一絲的欣喜。反而是皺了皺眉頭。
詹森見的顏正清皺眉,那心裡更是七上八下了!但他也是老外交了,打個了哈哈便道:“當然。這個只是我們的初步意見!具體的開採權分配,我們還是可以商量的。”
在這裡,我們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開採權。首先,我們回答幾個極為簡單的疑問:
如果一個公司獲得了國外油田的開採權,那麼,開採出來的油歸誰?
答案是公司,當然!會根據你給出的開採權的份額的分配。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資金和裝置、技術來開採石油,那麼那些石油就只能躺在地下換不成錢。等同沒有。
而且石油的勘探並不容易,就算確定的地點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在開挖之前就知道多少米出油。甚至有時候挖到了一千多米一滴油也不出也不奇怪。
日本就這樣悲催過,在東北挖過最深的一千兩百米!然後一滴油也沒有見到,那些資金和裝置、時間全白費了。
為了避免風險於是就衍生出了一種方式,就是由有實力的、有技術的外國公司來負責勘探和開採。而國家則是給出一部分的開採權作為企業的利潤,雙方合作進行開採。
那麼,獲得了開採權的公司和政府各自怎樣賺取利潤?
親們。那些公司拿油去賣,政府是要收稅的!那可不是免稅的,給開採權並不代表給了免稅權。也就是說,你開採了石油要賣還得給我繳稅!具體那個稅費叫什麼名堂、收多少那麼每個國家都不同。
最後一個問題。出售開採權會損害國家利益嗎?…;
但一般情況下不是。例如伊拉克拍油田開採權,中石油中標了。假設伊政府不拿來拍,他沒資金、沒技術也開不到。那些石油等同於沒有。
例如後世的渤海海域,渤海海域面積7。3萬平方公里,其中可勘探礦區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底,渤海油田累計發現三級石油地質儲量近50億方,發現了蓬萊19…3、綏中36…1、秦皇島32…6、渤中25…1、金縣1…1、錦州25…1/南等數個億噸級大油田,形成四大生產油區和八個生產作業單元,生產油田超過50個。擁有各類採油平臺100餘座,至2010年底,渤海油田已經累計向國家貢獻了1。75億方原油。
但渤海海域地質油藏特點是構造破碎、斷裂發育、油藏複雜,儲層以河流相、三角洲、古潛山為主,油質較稠,稠油儲量佔65%以上。
而鑑於深海開採的難度和渤海油田的油質較稠,而國家在九十年代左右根本就沒有深海勘探和開採技術。強行開採會有著滲油、漏油等事故的風險。於是便將油田拿出來,和外企進行合作開採。
而合作開採並給予一定的開採權的這種模式現在在國際上也比較常見,主要是深海石油勘探開採技術性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