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鄉的人口、耕地面積、產業層次……等等這些資料!
各級的會議從東三省政府到下面的村級會議。楊子任也接觸了不少。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歌頌功德,全是下發的各種執行性檔案和現在執行情況的資料。
會開完了,立即投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極少見到發言超過十分鐘的。大多數的發言都是三五分鐘結束。各種資料的匯總和分析報告,如果換成不懂的人基本就被繞暈了。
楊子任在東三省經歷過最短的會議,不過是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參與會議的村長、副鄉長在會議後立即投入各項工作。執行起來猶如軍令!
如此說來,那麼東三省的模式是否就是適合我們的模式呢?!楊子任在思考,事實上他也注意到了滿洲的一個特點:不講什麼左齤派右齤派!
政策的執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左齤派或者右齤派的痕跡,這很讓楊子任詫異!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東三省似乎沒有自己的政治思想訴求。
但似乎他們又有著其他的政治思想訴求所沒有的團結性,這讓楊子任很困惑。但不得不承認整個東三省是及其富有凝聚力的。
這種凝聚力體現在國防軍的總司令屠千軍身上,雖然平時幾乎沒有人在對這位總司令歌頌功德。但如果你膽敢在東三省說這位總司令的壞話。引來一陣訓斥這是最好的結果。
一些脾氣暴躁的,尤其是從關內過去被分配了土地的災民他們甚至會對你動手!在東三省,沒少老百姓把這位猛虎的名字立成了牌位供奉起來。
在這些老百姓看來很簡單,這位總司令在大災年月把他們救了下來。給吃的給喝的,還給地、教娃子讀書這都是恩德哪!在他們心裡。這已經是牢不可破的印象了。
這樣說起來,似乎那位總司令又有著一點獨裁者的味道。但他又似乎沒有獨裁者的自覺,政務方面他幾乎全部交給了東三省政府來打理。
甚至楊子任沒少聽東三省政府的幾位部長們抱怨,他們常年見不到這位總司令踏入過省政府一步。就算開會基本也不發言。
而軍務,雖然說他掛著總司令的名頭但基本上各級軍務都是隸屬各軍的司令在主理。軍中自有糾察系統。如同東三省政府的紀檢委和廉政公署一般的明暗線進行紀律糾察。
看起來他似乎是獨裁者,但這位獨裁者卻幾乎什麼都不管。雖然他可以什麼都管。
至此,楊子任才愕然的發現!與其說是這位猛虎在掌控著東三省,不如說是他所創造的這套軍政系統在自動打理著整個東三省!
他所要做的,僅僅是引進資本、促進它的運轉而已!這種體制,似乎在逐漸的形成一種慣性。若干年以後當這位猛虎治下的各地都習慣了這種政體形態地區的力量自然會蒸蒸日上!…;
而東三省的政治體制,在楊子任看來有些類似於養蠱!官員需要從底層做起,依靠政績也就是完成的各種資料來達到提升官職的目的。
這種提拔官員的形態已經在東三省形成了一種慣性,國人官本位的思想讓考取公務員的人數不勝數。初步的淘汰之後他們面臨的是操守、政績的橫向對比。
雖然官員的子女有政治加分,但在考核上依然遵循各種法令!從九齤一八之後到現在的政體成熟,東三省已經出現了第一批的從底層被鍛煉出來的官員。
這些官員逐漸的走上了市級乃至省級的部門工作,這種迴圈已經形成。東三省的政體真正的不再缺乏政治人才。
軍轉幹的這種方式也讓楊子任頗為側目,尤其是軍轉幹前的培訓。這降低了軍隊到地方後或遭受到腐蝕的可能性。
而官員在前往任職前的軍隊體驗,也加強了官員的紀律性。嚴格的監督法制,甚至子女不得從軍、從政的懲罰讓很多的官員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