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風雲人物。

朝堂上最不乏的就是眼明心亮,心思靈活之人,聯想到此時在刑部幹得熱火朝天的蕭如燻,他也是剛不久由寧夏總兵高調入京,從而擔任六部中刑部尚書一職,那麼這三位入京來,太子殿下又將會委任何職呢?

調令本身沒有什麼奇怪,但是調進京來做什麼?這才是人人關心的問題,也是眾臣關心的焦點。

上次金殿之上,太子疾言厲色斥退那幾個請命建軍的文臣的話言猶在耳……難道殿下真的敢冒天下大不韙,要為武官翻身,改變大明朝傳襲百年之久的以文驅武的慣例?這些疑問先是一星半點,到後來喧囂塵上,儼然一場未來風暴正在漸漸成形。

這些異動瞞不過久歷宦海的申時行的眼,作為********經驗無比豐富的三朝老臣,從本心來講,他對於這種情勢並不樂觀,同時也對太子現下諸般做法也有些疑議,感覺好象一夜之間,一個溫文爾雅的如玉少年,瞬間變成了手持利刃的英氣青年,角色轉變的太快,實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太子的銳意進取,心是好的,但就怕犯了輕功冒進這個治國大忌。在申時行看來,治大國如烹小鮮,更何況是一個眼下這個疲弱衰退已久的大國。

自從諭旨發出以後,在一片置疑聲中,由無到有再到越來越多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樣飛入了內閣,無一例外的全都是置詢太子此舉何意。這種情況下申時行確實有些頭痛,所謂眾怒難犯,不過如是。說真心話他也不知道太子此舉何意,但是他沒有去問,因為他相信太子。

信任這個東西有些時候就是這麼玄妙,說不清道不明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第254章 非議

信任這個東西有些時候就是這麼玄妙,說不清道不明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但是申時行相信不代表所有人相信,就在朱常洛全力以赴撲到建設神機營的時候,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內閣辦公地的文淵閣內,一場針對他的會議正在召開。

室內一溜五個椅子上坐無虛席,申時行與王錫爵正中居坐,二人對視了一眼,眼底各自有光頻閃。

發起這場會議的人是三輔于慎行,也許是任禮部尚書多年的緣故,不但執禮甚恭而且身體力行,對於太子最近這幾道諭旨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本著防微杜漸的彌患於末萌的工作指導思想,聯合李廷機,力主開了這一場所有內閣成員的會議。

本來依著于慎行的意思最好拉上太子來旁聽一下,但是這個提議一經提起就被申時行嚴詞拒絕了。

自明朝建極傳世已來,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不設內閣不立丞相,事無大小一體親為外,其勤政典範世足以使後來一連幾任皇帝除了仰望,卻沒有一個能達到祖宗的那種高度。遠的不說,就說這近三朝,嘉靖帝登基初始,也是日日勤政,但自從鬧出大禮議事件後,一句朝堂一坐有何益?就此破罐子破摔,索性就連朝會也都取消掉。

繼任的隆慶帝,性子平庸和善,雖然沒有什麼特殊之才,但好在賢明訥諫,接連重用張居正高拱等一眾名臣,上任幾年就有隆慶中興的局面,奈何寡人有疾恨不能日日**夜夜新郎。後來繼任的當今萬曆皇帝應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句老話,集祖父兩輩之大成於一身不說,而且更有發揚光大的趨勢。

萬幸天不亡大明,自任太子理政以來,諸般睿智表現搶眼之極,理政更是極為勤勉。諸多群臣私下論起,一致公認太子朱常洛必定會成為明朝百年以來一代中興之君。

也許是太過勤勞,據說太子在前幾天生了一場兇險之極的大病,雖然太子刻意隱瞞了訊息,但群臣不知道不代表乾清宮不知道。一道旨意下來,慈慶宮從內侍到宮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