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蔑的一個冷笑,等到到站的時候,下車前特地摘下耳機對那個罵人的大媽說:“阿姨,您有七老八十缺胳膊短腿的,或者心臟病啊還是截肢,高危癱瘓什麼的,需要人給你讓座?我說您這出口成章,文采風流,估計家裡的孩子教育的肯定特別好,跟您一樣,都是句句話裡有髒話,說不來人話的是吧?”說完,在大媽氣的紫紅的臉色裡,大搖大擺的走出了地鐵。

回家告訴了靄芬,靄芬道,真正的老年人誰會沒事擠地鐵坐幾十站路跑到郊區去打個來回,像他們這樣的老人,真正**十歲的,給了老人卡也不會用,因為不可能有那個體力去擠公交車和地鐵。這是知趣的,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不知趣的,那就真的是腦殘了。

方妍深以為然,而當社會的對於那些偽老年人的忍耐力到達一定極限的時候,就會出現井噴式的爆發潮。於是曾有一度,電視媒體,網路媒體,報紙也好,鋪天蓋地的都是刻意醜化老年人的報道,雖然其中不乏真有碰瓷的和人品惡劣的,但並不能就此蓋棺定論為所有老年人都是人品惡劣及專門出來訛人的,大部分的還是希望不要那麼倒黴,並且息事寧人。

方妍就認識一個記者,專門拋開記者應有的公正立場,一個勁的抹黑老年人,每次一有老年人和年輕人打官司的就立刻去寫唱衰老年人的文章,例如公交車司機救老年人,結果被老年人子女訛詐,少年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老年人訛詐,電動車路過老年人身邊被老年人訛詐…。。而就方妍從該名記者處獲悉,這些新聞並沒有經由他們的手仔細核查過,甚至連法院都還在調查階段,媒體為了搶新聞,就已經先對公眾進行惡意引導,弄的老年人好像就‘活該去死’!方妍一直想問問他,難道你家沒有老人?你沒有爺爺奶奶你從哪兒蹦出來的?而一面倒的輿論基調造成的後果幾乎不可估量,當浙江一對90後的情侶白天酒駕高速行駛後,撞到一位老太太,第一個想法不是先救人,而是怕承擔責任,趁著那位老太太還沒死透,立刻把車倒回去來來回回的反覆多軋了幾次,直到把人軋死為止,都堅決不肯把送醫院,最後確定老太太是真的失血而死了,才合力把老太太藏在後車廂裡開到荒郊野外,到了夜裡挖個坑給埋了。

要不是高速路上有監控攝像頭的話,這起案子就會被塵封,事實上,這件事也是直到三個月後才曝光出來的,等警察把老太太的屍骨挖出來的時候,幾乎是七拼八湊的沒有一副完整的骨架。如此驚天慘案,媒體的關注度卻幾乎為零,報紙上也只給了這位老太太一個豆腐乾點兒大的面積,輕描淡寫的描述了幾句,不痛不癢,既沒有談到這起案件兩個涉事人的量刑,也沒有任何輿論的譴責。感覺全民已被媒體引導至一種集體認知,那就是老人反正都老了,難免一死,死了也無所謂,死了就死了吧。

方妍認為很多事情都要一分為二來看,每個案件有每個案件的情節,要不然要法律幹什麼?要警察干什麼?

她的這些關於新聞媒體的看法都是自發的,她沒有想到有一天她也會成為受害者的家屬,而且剛好就是那位老年人的家屬,她深切的體會到了這個社會對於老年人的殘酷已經到了一種怎樣令人髮指的地步。

事情還是要從那天下午說起,如果說靄芬是一個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家屬疏於陪伴,那麼就像靄芬說的,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