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尋寶探秘(12)(第2/2頁)
章節報錯
》:“清明時節過邊城,遠客臨風幾許情。野鳥間關難解語,山花爛熳不知名。蒲萄酒熟愁腸亂,瑪瑙杯寒醉眼明。遙想故園今好在,梨花深院鷓鴣聲。”以後李清風的後裔取名都按照這首詩的順序依輩分取用其中的一個字。
哈布日與陪伴他的特木爾和李清風結拜為了兄弟。母親的守孝期滿後,哈布日將中興府的家院和產業都交給了兩位婢女嬸嬸,隨後按照母親的遺囑帶著特木爾和李清風還有他心愛的京巴犬--撥浪鼓一起來到蒙古的伊金霍洛找到了成吉思汗陵,也就是當年拖雷搭建的衣冠冢。
哈布日幾人極其低調地在附近的草原上安頓了下來,過起了牧民生活。每年都要在陰曆的七月二十四日祭拜成吉思汗,而這一天正是成吉思汗在燕京地宮內自刎的日子。在蒙古目前有很多祭拜成吉思汗的紀念日都是根據不同的說法由後人確定的。
哈布日每年也會在母親的祭日時期返回中興府祭拜。後來,三兄弟各自都娶妻生子了,經過商議共同約定,三個家族所生的第一個男丁作為傳遞祖上秘密的繼承人,其他人一概不得知曉這些秘密。
哈布日的後代除了繼承秘密的這一脈以外,其他人一律按照古爾王妃的遺願返回中興府居住,並且改姓大夏的國姓--李。
而特木爾和李清風的家族後裔也是除了繼承秘密的一支以外,其餘人員都要搬離伊金霍洛。
就這樣延續了好幾百年,哈布日的家族後裔一直嚴守古爾王妃的遺訓,年年為成吉思汗虔誠懺悔、消弭孽債,積累陰德善功。而對於藏在燕京地宮中的寶藏,哈布日的家族後裔們始終謹記祖訓,沒有動用的心思。
而特木爾和李清風家族後裔也是將保護哈布日家族的職責和寶藏的秘密傳遞了一代又一代,可傳到了李名遙的父親這一代卻出現了狀況。
相關
見異思遷:成語,典故最早出自於《管子?小匡》。意思是看到別的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主意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七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律,屬於近體詩範疇。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成吉思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