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混了一個小都統的職銜,為此巴音是耿耿於懷、頗為不滿。

李惟忠偶然間瞭解到巴音曾隨軍押送李哯君臣前往漠北草原,於是一直有意接近巴音,想趁時機成熟時探出口風。平日裡,李惟忠對巴音格外關照,不但經常稱呼巴音為將軍,還時常買些好酒好菜招呼他到自己的府邸大快朵頤。

這讓只是個小都統的巴音受寵若驚,見蒙古大汗窩闊臺都格外器重的駐軍副將對自己如此客氣,心中對李惟忠那是萬般的好感。

李惟忠路上買了些上好的滷牛腱子肉、羊肚,一隻叫花雞,還抱了一罈女兒紅。走進軍營校場的時候,正看到巴音赤著膀子練習舉石鎖,渾身大汗淋漓。

李惟忠喚了一聲:“巴音將軍!”這巴音正練得起勁,聽見這一聲呼喚,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從軍十幾年才混了個小都統的軍職,巴音做夢都想當上將軍,平日裡有人恭維他一聲巴音將軍,他都樂呵呵的欣然接受。

巴音回過頭看到李惟忠抱著一個酒罈子,手裡拎著一個大包,急忙丟下石鎖,笑嘻嘻的顛著一身肥肉跑了過來,接過酒罈子抱著:“李將軍,此等粗鄙小事吩咐屬下辦了就是,莫勞累了將軍的身子!”許是聞到了肉香,巴音眼睛不自覺地就瞄向了李惟忠手裡的包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惟忠哈哈笑著:“軍中日常閒悶的很,今日買了些上好的酒菜,巴音將軍隨我回房中喝個痛快!”巴音已經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將軍,那屬下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二人進了李惟忠的將軍府邸,酒菜擺了滿滿一桌子。李惟忠剝開泥殼,開啟荷葉,叫花雞金黃油亮,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此時,巴音的口水都被勾了出來,忍著饞勁問道:“將軍,此雞如此做法,乃何地美食呀?”

李惟忠笑道:“此雞名曰叫花雞,乃江南獨特製法,由江南客商帶到了中興府,今日在街上售賣,正巧被我撞見,特此買回來與巴音將軍品嚐。來來來,巴音將軍快快動手!”

巴音再也按捺不住,撕下一塊雞肉丟進嘴裡,酥爛肥嫩、帶著荷香的雞肉入口即化,連骨頭都是酥的,令巴音滿足無比,連呼好吃!

李惟忠開啟酒罈,倒出的酒如琥珀般清亮,醇香四溢,遞了一碗給巴音:“此酒名為女兒紅,亦是江南名酒,配此叫花雞更是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也。”

巴音急忙接過酒碗,輕輕酌了一口,卻是滑溜溜的極好入口,與蒙古的馬奶酒相比別有另外一番滋味。看見李惟忠一口將整碗酒喝了下去,巴音也把一碗酒掫了,頓覺五體通泰,剛才練石鎖時的熱燥立刻消了大半,巴音連呼痛快!

就這樣,李惟忠與巴音二人開懷暢飲了起來!

相關

家當:意思是指家中的物品,財產;借指本領、手段。

井井有條:成語,出自戰國?荀子《荀子?儒效》。井井:來源於井田制,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井,表示田地規劃得非常整齊,阡陌縱橫,後引申為有條理。意思是形容條理分明,整齊不亂。

鬱鬱寡歡:成語,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抽思》。鬱郁:發愁的樣子;寡:少。形容心裡苦悶,悶悶不樂。

稍安勿躁:成語,指稍作等待,保持安靜,不要急躁。

痛心疾首: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三年》。多指對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對自己所犯錯誤的悔恨。

水落石出:成語,出自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指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後主:解釋為後代的君主、嗣君;歷史上稱一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