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龍袍,精神抖擻的朱影龍出現在太和大殿之上,所有的流言都不攻自破了。

“朕不過休息了三天,朝中就有謠言傳說,說朕身患重病,不日即將駕鶴西去,嘿嘿,空穴未必來風,什麼人傳出這樣地謠言,是什麼如此希望朕這個皇帝當不下去,朕心裡是一清二楚!”朱影龍坐上龍椅,凌厲的掃視了跪在自己腳下的文武百官一眼,口風愈來愈重道,“朕可以告訴那些意圖不軌的亂臣賊子,朕這個皇帝不但要做下去,還要看著這些人先埋入黃土!”

鏗鏘有力地聲音在諾大的太和殿中激旋迴蕩,震的百官們地心頭亂響。

“皇上聖明!”

“朕當然聖明瞭!”朱影龍突然朝站在朝臣之中喝道:“禮部右侍郎周庭儒!”

“臣,臣在!”周庭儒全身劇烈顫抖地爬到最前列,哆哆嗦嗦地 道。

“周愛卿,你說朕聖明嗎?”朱影龍站起來,走下御階,來到他的面前和顏悅色地問道。

“皇上聖明,皇上聖明!”周庭儒嚇得如小雞啄米一般“咚咚咚”的磕起頭來,謠言的事情他可是沒少推波助瀾,難道皇上都知道了,他當然害怕了。

“朕也覺得朕很聖明,呵呵,都平身吧,啊,呵呵!”朱影龍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借早朝這個機會敲打敲打一些左搖右擺的騎牆派的官 員,尤其是這個還可利用的禮部右侍郎周庭儒,沒有直接的證據,皇帝也不能隨便辦人,不然不

綱紀嗎?皇帝都為所欲為了,那底下那些掌握平民百 的一方臣子們豈不是要有樣學樣?貪汙納賄,胡作非為了?

奈何喜歡揣摩聖意的人已經在開動腦袋旋轉起來,皇上點名直接問周庭儒是何用意呢,呀,敲山震虎,暗地裡警告皮島大毛文龍,一定是這個原因,就連周庭儒本人也覺得皇上那謠言說事似乎另有深意,這個深意嘛也就與這些人不謀而合了。

不能不說朱影龍是有那麼點借周庭儒的口警告毛文龍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朱影龍決定整頓吏治了,治國必先治吏,吏治不好國也就治不好,只有少數幾個跟隨朱影龍已就的老臣隱隱覺得大明朝官場上將會颳起一股劇烈的風暴,發起這股風暴的就是坐在這龍椅上的九五之尊——皇帝。

而年輕一點的如史可法、黃尊素等官員雖然沒能推斷出是什麼,但遼東戰事一結束,國內改革地風暴即將來臨。相比而言,剿滅南京的魏忠賢要比這個次要的多了。

“啟稟皇上,崇禎元年戌辰科會試閱卷已經完畢,這是微臣等擬定的名次名單,請皇上御覽!”徐光啟出列高舉一份名冊奏稟道。

司禮秉筆太監徐應元正待過去取來,被朱影龍揮手退了回去,他自己親自走了下來,取了過來,開啟瀏覽起來。

“啟稟皇上,此次會試取士兩百二十四人。會試臣等擬定取頭元名叫李二何,為梅縣鬆口人,19歲中秀才,萬曆三十七年鄉試。名為熊汝霖,浙江餘姚人,第三名是黃鼎臣,附城人,第四……杜麟 徵、夏允彝、劉正宗、王春卿、賴垓、解學尹、瑞徽、管紹寧、潭元 春、牛金星、李巖……”徐光啟又從袖口中取出一份名單,當中宣讀起來。

這些人當中。除去潭元春、牛金星、李巖三人,唯一能讓朱影龍感到有點印象的就是夏允彝,與他還連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名聲響亮的人物叫做陳子龍,可惜這次會試名單中沒有他的名字。還有一個看著有點眼熟的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他是何人,但是看到他的籍貫地時候,猛然想起來。他就是陳永華,好像是鄭成功的手下,聽過他的名字。也是個有才華的人。不過對此人也是不很瞭解。一句話,不論這兩個人是有才沒才。他根本說不準,因為對以前那個時空的他來說,實在太遙遠 了,歷史書上有他們的名字,應該有點本事,希望不是誇誇其談的那 種,他現在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