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吉思汗之死(8)(第2/3頁)
章節報錯
:“皇上英明。”李德旺將頭轉向那名牙將,說道:“汝等速速返回賀蘭山關,宣召那蒙古信使覲見,對待信使不必魯莽從事,失了禮節。朕與阿沙敢不將軍在此等候爾等。”
牙將與阿沙敢不一同叩拜,口呼:“遵旨!”然後起身退出了大殿。出了宮門以後,阿沙敢不一陣耳語向牙將交代了一番,牙將即一路飛馳而去,阿沙敢不暫回自己府中。
相關
皇上:即皇帝。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夏神宗李遵頊xu:西夏第八位皇帝,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定都涼州,將兒子李遵頊扶上皇位,廢掉夏襄宗李安全,後從涼州遷都興慶府。1223年,傳位於次子李德旺,為西夏僅有的一位太上皇。1226年病卒,年64歲,諡英文皇帝,廟號神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夏襄宗李安全:西夏第七代皇帝,党項族。1211年,堂侄齊王李遵頊發動政變,被廢,並於一個月後不明不白地死去,終年四十二。諡敬穆皇帝,廟號襄宗。
繼位:是指繼承王位 或帝位。 “繼位”和“即位”都是登上帝位,但兩者有明顯不同:“繼位”中的“繼”是繼承的意思,即:繼承皇位,指的是太子(子嗣)繼承父皇(父輩)的皇位。“即位”中的“即”有即刻、馬上的意思。在登上皇位時,更注重於時間。可理解為:當下即刻坐上皇位。自己打下江山登上皇位或是篡權取得的皇位只能稱“即位”而不能說“繼位”。
國力疲敝:國家的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不充足。
民力雕弊:社會經濟衰敗,人民生活困苦
惶惶不安:成語,出自《漢書?王莽傳下》,意思是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窮途末路:成語,出自《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比喻人生的路途無處可走了。
忐忑不安:意為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覲(j)見:意思是謁見、朝見君主或官職較高的人。
早朝:是古代皇帝聽取大臣彙報政務的儀式。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凌晨三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在宮門外廣場整隊。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通常,皇帝駕臨議事大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啟奏:臣子向帝王報告事情或陳述意見。啟奏和啟稟,二者的區別,主要是物件不同。啟奏的物件只能是皇帝,因此稱為奏,因為與皇帝講話或寫奏文稱為奏。而啟稟的物件範圍要廣,只要對上級,有事要向上級反應稟告,就可以叫啟稟。
軍馬:此處指軍隊,並不是指軍用戰馬。
要邑:邑,古語是封地、土地的意思,也可指代家園、國家。此處指的是重要的城池。
稽(qi)首:指古代跪拜禮,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常為臣子拜見君主時所用。跪下並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窮兵黷武: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漢紀?武帝紀》。意為竭盡所有的兵力,任意發動戰爭。
得寸進尺:成語,最早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再進一尺,比喻貪慾無止境。
其:此處為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它)的、他(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