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慶兵發洛陽 唐恪招安梁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咫尺,如之奈何?”
蔡京道:“老臣以為,如今田虎已押解京城凌遲。河北賊軍已潰軍不成氣候,可調种師道、李綱、姚平仲回援。”
許翰道:“田虎部將唐斌、山士奇所部,仍猖獗太行山區。狄雷、皇甫雄、張清、石秀、楊雄等人肆虐鹽山、碣石山。如今盧俊義、孫立捨棄東昌進犯滄州。
如果調种師道西府經略回援河南,恐怕河北又會陷入禍亂。”
宿元景出班道:“不如從西府經略調姚平仲,李綱所部回京。從山東經略調梁中書、王文德回援。兩方皆有保證。”
趙官兒道:“照準。”
朝班結束,眾大臣退朝。高俅邊走邊對蔡京道:“如今唐恪眾臣倡議招安?不知是何意思。唐恪素來恭順,唯我等馬首是瞻,此次為何一意孤行?”
旁邊吳敏道:“下官聽說,唐恪之子唐大年蔭封控鶴軍虞侯,此次東征被梁山賊寇俘獲。故而倡議招安!
真是偏俠之極,老太師韓忠彥聽說侄子被梁山俘獲。派人捎信讓侄子自殺殉國。還做了衣冠冢,辦了葬禮。”
童貫笑道:“原來如此,牛馬尚有舐犢之情,況人呼?老太師境界非常人能及。”
高俅道:“就他有舐犢之情?我侄兒高衙內、高廉、高禪,太師之侄蔡德章盡死於梁山賊寇之手,我與此賊不共戴天。
倘若招安成功,宿太尉豈不得勢。本來王稟就是宿元景黨羽,到時候宿元景還不騎在我們頭上拉屎?”
童貫道:“我府中張幹辦甚是得力,可派他跟隨唐恪前去辦差,莫失了朝廷體統。”
高俅道:“我心腹李虞侯亦頗識大體,辦差能讓人放心,以保萬全。”
再說唐恪救子心切,車駕已到濮州。李虞侯跟張幹辦追了上來。唐恪本是蔡京提拔,哪裡敢不從。
一行人不敢耽擱,連夜來到金鄉大營。卻見大營中烏煙瘴氣,不成體統。士兵三三兩兩聚眾賭博,衛兵慵懶隨意,全無精神。軍官們竟將娼妓招至營中,吃喝玩樂,好不快活。
唐恪心急火燎地來到了那莊嚴肅穆的中軍帳之中。然而,當他踏入營帳之時,眼前所見之景卻讓他瞠目結舌。只見蔡攸、竇泰、酆美和畢勝這四位將領正沉浸於聲色犬馬之中,他們各自左擁右抱著嬌豔嫵媚的女子,放肆地飲酒作樂,全然不顧軍中軍紀。
唐恪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惱怒,但又深知此刻不是發作的時候。他強壓著怒火,快步走向案几前,將手中急需簽署的文書遞到了蔡攸面前。
蔡攸醉眼朦朧地看了一眼唐恪,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示意一旁的酆泰趕緊幫忙處理。酆泰接過文書,匆匆瀏覽一番後,便拿起筆來,潦草地簽上了名字,然後隨手遞給唐恪。
唐恪接過已經簽署好的文書,看著上面歪歪斜斜的字跡,眉頭緊皺。但他也明白此時多說無益,只得向眾人拱拱手,轉身急匆匆地離開了中軍帳。
臨出大帳,蔡攸慢悠悠補了一句:“休要失了朝廷體面。”
唐恪進了梁山大營,只見雖梁山大營長途奔逃,一個個破衣爛衫,卻精神昂然。將士們互幫互助,全然沒有頹敗的景象。
花容將唐恪引到中軍帳內,第一個看見的正是自己的兒子唐大年。父子緊緊相擁,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吳用上前拱手道:“草民吳用,參見欽差大人。”
李虞侯見狀,喝道:“謁見欽差,理應焚香跪拜。你們這幫該死的鬼,好大的架子。知有欽差駕到,也不出門迎接。”
武松聽了,登時按耐不住,噌得站了起來,目露兇光,直勾勾盯著張幹辦。張幹辦嚇得不敢言語。
李虞侯卻道:“你這賊頭禿,想上天不是。你再瞪眼,大軍到時,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