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大經常搞各種學術沙龍,和其他學校的教授、學生,或者是同各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李曜和白夢粱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了。

這次的學術沙龍主題是探討ai技術在航天工程中的應用,b大邀請了a國某大學的兩位著名學者參加。

整個學術沙龍總共持續3天,前兩天都是參觀交流和專家座談的形式,第三天是一個範圍較大的公開交流,會有b大相關專業的學生參加。

華教授帶過來的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就他們倆。

白夢粱一進會場,目光瞥到一人,微微抿了抿嘴巴。

李曜順著他的視線看去,見到一個熟悉的人,林嘉怡。

同在b大上學,雖說到不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程度,但遇見的也不算少,儘管這兩年林嘉怡沒又作什麼妖,但白夢粱一看見她還是幾乎生理性的厭惡。

碰見她也不算意外,林嘉怡學的專業和這次沙龍剛好對口,她成績不錯,和教授關係也好,把她帶過來很正常。

白夢粱相當愛憎分明,拉著李曜走到一個看不到林嘉怡的地方坐下,一臉的嫌棄和不愛搭理。

李曜捏了捏他的手,讓他消消火。

學術沙龍很快開始,遠道而來的幾位外國學者和b大的幾位教授一起進入會場。

主持人給學生們介紹了一下。

a大總共過來了三位學者,一位是飛行器動力工程專家理查德,另外兩位則是夫妻檔,專業是人工智慧方面,史密斯夫婦。

“哥哥,那個史密斯夫人是我們華國人嗎?”白夢粱有些好奇地問道。

被稱作史密斯夫人的女士是典型的亞洲人長相,看起來比她的丈夫年輕不少,外貌出色,幾位專家坐在一起,大家一眼便注意到了她。

“看起來是亞裔。”李曜低聲道。

沒用白夢粱好奇多久,史密斯夫人就聊起來自己的經歷,的確是出生在華國,後來才到的國外讀書和工作。

當然,這點子資訊還是白夢粱連猜帶蒙加上旁邊李曜給他翻譯的。

白夢粱是標準的應試教育集大成者,他能看一些英語文獻,但聽說水平就僅限於高考英語聽力了。

按道理講這種國際交流活動,一般都是會配翻譯器的,但不知是不是組織者對b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太信任了,只給那幾個外國人配備了同聲傳譯裝置,學生們桌子上都沒有。

幾位外國學者呱啦呱啦說得飛快,白夢粱整個人一臉懵逼,早說這個學術沙龍是跟外國人交流呢,那他就不來了。

終於到了自由交流環節,學生們可以舉手發言。

幸好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是過關的,整個會場的氣氛都比較熱烈。

只有白夢粱保持著托腮的姿勢,盼著可以快點結束。

幸虧還有個跟他一起開小差的李曜,兩個人說說小話拉拉小手,倒是也有滋有味。

“喂,白夢粱,教授叫你。”

白夢粱和李曜正在玩著幼稚的貓爪在上游戲,肩膀就被拍了一下。

白夢粱抬頭,有些茫然地看向華教授的方向。

華教授也有些奇怪,平日裡這兩個學生還是很好學的,怎麼今天淨開小差了。

他同幾位a國的學者交流到一處時,突然想起之前白夢粱提起過一個思路,便點了白夢粱讓他說一說。

史密斯夫婦也很和藹地看了過來,看白夢粱茫然的樣子,史密斯夫人很善解人意地又簡單複述了一遍。

白夢粱眨了眨眼睛,憋了兩秒,李曜剛想給他翻譯,然而白夢粱已經開口,對著史密斯夫人真誠道:“不好意思,我沒聽懂,您不是以前是華國人嗎,請問我們可以說中文嗎?”

全場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