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朝堂論賞,恩封定安(第2/3頁)
章節報錯
賞,賜下黃金千兩,綢緞萬匹,良田千頃,以彰顯陛下對功臣的恩寵。”
禮部尚書王大人是二皇子玄尚義的支持者,目前二皇子一系的人 都預設林焱是自己人,
從二皇子和社科六部的緊密合作程度看,找不出任何理由,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鬱清松卻微微皺起了眉頭,向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禮部尚書王大人所言雖好,但如今大玄歷經戰火,國庫空虛,如此鉅額賞賜,恐會對國家財政造成不小的壓力。
臣以為,賞賜當以實用為主,可賜予猛虎軍精良兵器,以供日後戍邊之需,
至於林將軍,可加官進爵,提升品級,讓其在朝堂有更高的地位,以激勵更多將士效命。”
鬱清松,是當今皇后鬱蘭幽的親爹,也就是二皇子玄尚義的外公,
兵部尚書李正道,也忍不住開口,他身材魁梧,聲如洪鐘:
“陛下,臣認為鬱大人所言有理,不過,猛虎軍出生入死,浴血奮戰,黃金綢緞雖能體現皇恩,但兵器確實是他們急需之物。
林將軍更是此次戰事的關鍵人物,加官進爵必不可少。臣建議,除了提升品級,
還可賜予林將軍掌管一方軍事大權,如此方能彰顯陛下對他的信任與倚重。”
,!
二皇子一系的人逐個為林焱請賞,級別逐漸抬升,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一時間,議政殿內爭論不休。玄疾馳靜靜地聽著,目光在大臣們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暗自思量。
他深知猛虎軍和林焱的功勞巨大,賞賜是必須的,既要讓功臣滿意,又要考慮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朝堂的平衡。
一直沉默不語的工部侍郎龐玉海,緩緩開口:“陛下,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但臣以為,林將軍之功,不僅在於擊退外敵,更在於拯救了大玄的國運,其功績非一般賞賜所能匹配。
依臣愚見,可封林將軍為侯,賜予封地,讓其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
如此既能彰顯陛下的恩威並施,又能激勵後世子孫為大玄效力。”
龐玉海是賢妃龐玉嬌的二哥,北疆兵馬大將軍龐玉鋒的二弟,大皇子玄尚仁的二舅,最早把林焱看做同黨的人之一。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紛紛陷入了沉思。玄疾馳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愛卿所言,甚合朕意。林焱此次拯救大玄於水火,封他為侯,實至名歸。”
然而此言卻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對。一位御史站了出來,神色憂慮:
“陛下,封侯乃大事,需慎重考慮。林將軍雖有大功,但他年輕位卑,驟然封侯,恐會引起朝堂其他大臣的不滿,不利於朝堂穩定。”
玄疾馳的臉色微微一沉,目光如炬地看向那位御史:
“朕意已決,林焱之功,足以封侯。朝堂穩定固然重要,但若是寒了功臣之心,日後誰還會為大玄效命?”
“臣林天義湊請陛下為林焱封侯,林將軍組建大玄社科六部,組建猛虎軍,”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縱馬定乾坤,如此文武雙全,定國安邦的棟樑之才,理應重賞重用”
新任吏部尚書林天義,原是刑部侍郎,雲州審案成功的維護了皇家顏面,洗脫了三皇子玄尚理汙名,
原吏部尚書包戶,辭官隱退後,林天義被皇帝提升為新吏部尚書,此人善於鑽營,原本是三皇子一系,聽命刑部尚書,
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皇帝玄疾馳的忠實擁護者,皇帝也真正的掌握了一部的大權,
皇帝玄疾馳聽後,龍心大悅,只見眾人不再爭議,於是金口玉言:
“既然林焱文武雙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