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鎖。殿內,張昭、顧雍、步騭等文武大臣分列兩旁,一個個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諸位,荊州之事,想必爾等皆已知曉。”孫權停下腳步,目光掃過眾人,“王厚此獠,竟不動一兵一卒,便收服了荊州四大家族,如今荊州已盡在其掌握之中。如此一來,我江東豈不危矣?”

張昭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所言極是。王厚此人,詭計多端,不可不防。如今他羽翼漸豐,我等不得不早作打算。”

顧雍也開口道:“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如今落入王厚之手,對我江東威脅甚大。我等必須想辦法遏制其發展,否則後患無窮。”

步騭沉吟片刻,說道:“主公,依臣之見,我等不如遣使前往襄陽,探探王厚的虛實,再做定奪。”

孫權點了點頭:“子山之言有理。只是,派何人前往較為合適?”

張昭想了想,說道:“主公,不如派魯肅前往。魯肅與王厚曾有一面之緣,或許能與其周旋一二。”

孫權沉吟片刻,說道:“子敬雖與王厚相識,但王厚此人狡猾多變,恐難說服。不如……我等送他一些金銀珠寶,以示友好,穩住他,如何?”

顧雍眉頭微皺:“主公,此舉恐有不妥。王厚如今勢大,未必會將我江東放在眼裡。若是送他金銀,反倒顯得我等示弱,恐會助長其囂張氣焰。”

張昭也勸道:“主公,顧公所言極是。王厚此人野心勃勃,絕非善類。我等若是送他金銀,無異於資敵,後患無窮啊!”

步騭卻有不同意見:“主公,臣以為,眼下局勢不明,我等不宜輕舉妄動。送些金銀珠寶,雖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暫時穩住王厚,為我等爭取時間,以圖後計。”

孫權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採納步騭的建議:“也罷,就依子山之言。我等先送王厚一些金銀珠寶,以示友好。至於日後如何,再做打算。”

幾日後,魯肅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浩浩蕩蕩地前往襄陽。

此時。

襄陽的軍師府內。

王厚麾下五大謀士,爭論不休!

“諸位,荊州三郡已入我手,但江夏仍在劉備手中,此乃荊州腹地,錢糧重鎮,若不拿下,我等便如鯁在喉,寢食難安啊!”王厚在大廳中央來回踱步,眉頭緊鎖。

賈詡捋著鬍鬚,緩緩說道:“主公,江夏易守難攻,又有諸葛亮坐鎮,強攻恐非良策。依老夫之見,不如先攻取其餘三郡,孤立江夏,再徐徐圖之。”

蔣琬點頭贊同:“文和先生所言極是。其餘三郡由當地豪族掌控,兵力薄弱,我軍可輕易取之。待三郡到手,江夏便成孤城,劉備必將自亂陣腳。”

,!

潘濬卻有不同意見:“二位先生之言固然有理,但江夏乃戰略要地,遲則生變。我軍應趁劉備立足未穩,速戰速決,一舉拿下江夏!”

馬良也說道:“主公,江夏錢糧充足,若能早日攻克,便可解決我軍糧草之憂,也可震懾荊州其餘勢力。”

劉巴一直沉默不語,直到此時才開口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都忽略了一點——江東。”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子初此言何意?”王厚問道。

劉巴解釋道:“江東孫權,與劉備乃同盟關係。如今我軍進取荊州,孫權豈會坐視不理?若我軍全力攻打江夏,江東必會趁虛而入,攻我後方。到那時,我軍將腹背受敵,進退兩難!”

王厚恍然大悟:“子初所言極是!是我考慮不周了。如今江東按兵不動,恐怕並非不想插手,而是在觀望局勢。我軍若是強攻江夏,必將逼其與劉備聯手,對我軍不利。”

眾人紛紛點頭,皆覺劉巴分析得有理。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