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雖與孫策相識,但孫策已故,如今江東之主乃是孫權。孫權此人多疑,恐難取信於馬良。”他沉吟片刻,提議道:“不如派蔣琬前往。蔣琬心思縝密,且不露鋒芒,更易取得孫權信任。”

魏延性子急躁,聽聞眾人爭論不休,忍不住插嘴道:“文長、公琰皆是良才,但如今戰事方歇,荊州百廢待興,豈能輕易將二人派往外地?依延之見,不如派一勇猛之士,攜厚禮前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必能說服孫權與劉備!”

帳內眾人紛紛搖頭,黃忠撫須笑道:“文長此言差矣。外交之事,並非勇武所能解決。需得智謀之士,方能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

王厚始終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討論,心中思量著。

他深知,派往江東和蜀地之人選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功虧一簣。

賈詡突然輕咳一聲,帳內頓時安靜下來。

他緩緩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則,我等還需考慮另一個因素……”他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王厚身上,“那便是曹操的密探……”

“主公,密探回報,曹操似乎已經察覺到了我等的意圖……”

屋內燭火搖曳,將眾人的身影拉長,在牆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

謀士們眉頭緊鎖,神情嚴肅,彷彿正在商議著一場決定荊州未來命運的大事。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只有偶爾響起的低語聲,打破著這份寂靜。

龐統用羽扇輕輕敲擊著手心,目光在馬良和蔣琬之間遊移不定。

他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中帶著一絲猶豫:“馬良口才雖佳,與孫策有舊,但孫權心思深沉,未必會念及舊情。蔣琬雖心思縝密,但缺乏與人斡旋的經驗,恐難以應對江東的複雜局勢。”

劉巴聞言,緩緩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他扶了扶鼻樑上的黑框眼鏡,沉聲道:“士元所言極是。出使江東,不僅需要口才,更需要洞察人心的能力。需得在言語之間,揣摩出孫權的真實意圖,方能為我等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徐庶始終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討論,此刻,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說道:“依庶之見,出使江東之人,需具備以下幾點:其一,需熟悉江東的風土人情,瞭解孫權的性格特點;其二,需能言善辯,善於揣摩人心;其三,需沉穩冷靜,遇事不慌。”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馬良身上,緩緩說道:“馬良雖與孫策有舊,但孫策已逝,此情已淡。不如另選他人。”

魏延聞言,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依我看,不如抓鬮決定。誰抓到誰去,省時省力!”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眾人一陣白眼。

黃忠捋著鬍鬚,笑著說道:“文長此言,太過兒戲。出使江東,事關重大,豈能如此草率?”

王厚始終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觀察著眾人的神情。

他深知,出使江東的人選,必須慎之又慎。

他環視一圈,目光最終落在賈詡身上,緩緩問道:“文和,你認為誰更合適?”

賈詡微微一笑,眼神深邃,彷彿早已成竹在胸。

他緩緩說道:“主公,詡以為,人選就在眼前,只是諸位尚未察覺罷了。”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紛紛轉頭看向彼此,

賈詡並未立刻揭曉答案,而是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荊州與蜀地的交界處,意味深長地說道:“如今,除了江東,蜀地也是我等需要關注的重點……”

他頓了頓,轉過身來,目光掃過眾人,最終停留在徐庶身上。

“元直,你可願為荊州,走一趟蜀地?”

徐庶聞言,微微一愣,

“主公,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