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的心頭。

書房中的氣氛愈發凝重,連侍衛的腳步聲都變得小心翼翼。

燭火在風中搖曳,光影斑駁,彷彿預示著未來的危機。

曹操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沉思片刻,目光掃過荀彧和程昱,似乎在權衡二人的意見。

程昱見狀,更加嚴肅地說道:“丞相,王厚之危,不可小覷。如今他已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若不及早處理,必成後患。請丞相三思!”

眾謀士各有所思,書房內的氣氛沉悶得令人窒息。

荀彧微微點頭,表示贊同程昱的觀點。

而曹操則陷入了更深的沉思,燭火跳動,映照在他的臉上,光影變幻不定……

曹操忽然抬頭,目光中閃爍著決斷的光芒,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王厚之事,需謹慎行事。程昱所言,不無道理。但……”他頓了頓,語氣驟然一轉,眼眸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本相心中已有打算。”

眾人屏息以待,只聽曹操繼續說道:“來人,傳令下去,即刻調集精銳,暗中監視荊州動向。同時,密令各郡縣,加緊練兵,備足糧草。至於王厚……”曹操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他輕聲說道:“我會親自與他交鋒,一探虛實。”

,!

書房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只聽得燭火燃燒的噼啪聲,彷彿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曹操的決斷如同一道驚雷,即將震動整個中原。

而在這片沉寂中,彷彿有人低聲說道:“丞相高明,但王厚是否真如所言那麼簡單?”

燭火搖曳,書房中的氣氛愈發緊張,眾人的心思各異,未來充滿了變數。

荀彧和程昱話音剛落,另一位謀士緩緩站了出來,拱手道:“丞相,二位所言固然有理,然臣以為,王厚乃當世良將,其才堪比韓信、白起。宛城之戰,以少勝多,足見其用兵如神。如今荊州初定,百廢待興,正需王厚這般良將鎮守。況且,南方蠻夷蠢蠢欲動,若無良將鎮守,恐生變亂。臣以為,可暫且讓王厚鎮守荊州,平定南方,以觀後效。只是,需加強監視,防止其擁兵自重,以絕後患。” 這位謀士的語氣沉穩,不似荀彧那般謹慎,也不似程昱那般激進,而是從大局出發,權衡利弊,為曹操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他的話音落下,書房內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靜。

曹操的手輕輕撫摸著鬍鬚,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荀彧和程昱二人也沉默不語,目光都聚焦在曹操身上,等待著他的最終決斷。

燭火跳動,映照在曹操的臉上,忽明忽暗,他的表情變幻莫測,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時間彷彿凝固了一般,書房內的氣氛安靜得有些壓抑。

眾謀士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曹操,他們的呼吸聲都變得輕微起來,生怕打擾到曹操的思考。

曹操的眉頭越來越緊,他的手指在鬍鬚上輕輕摩挲著,一下一下,彷彿在敲打著什麼節奏。

突然,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緩緩抬起頭,環視了眾人一眼,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傳郭嘉!”

燭火搖曳,映照在曹操深刻的皺紋上,如同刀刻斧鑿,盡顯梟雄本色。

他的目光在荀彧、程昱以及那位諫言暫緩的謀士臉上逡巡,彷彿一把鋒利的刀子,要將他們的心思剖開。

他微微眯起眼睛,深邃的眼眸中如同藏著一片不見底的深淵,讓人無法窺探其真實的想法。

荀彧的穩重、程昱的激進、以及那位謀士的權衡,都在他的腦海中反覆盤旋。

宛城之戰,王厚以少勝多,那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勝利,絕非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