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之人恭敬的聲音,打破了王厚思緒的平靜。

他心中略一思忖,便開啟了房門。

士兵端著一個茶盤,茶盤上放著一壺熱氣騰騰的茶。

士兵低著頭,不敢直視王厚。

“放那兒吧。”王厚淡淡地說道,目光卻銳利地掃視著士兵。

士兵依言將茶盤放在桌上,便 退了出去。

王厚關上門,並未急於品茶,而是走到窗邊,觀察著外面的動靜。

確認周圍沒有異樣後,他才回到桌邊,倒了一杯茶,輕輕抿了一口。

與此同時,龐統已在荊州城內暗中活動。

他巧妙地利用各種渠道,散佈著一個驚人的訊息:曹操為鞏固自身地位,必將加害於王厚!

訊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迅速激起層層漣漪。

原本就對曹操有所不滿的荊州百姓,聽聞此訊,更是群情激憤。

他們聚集在街道上,高聲呼喊著口號,要求曹操立刻釋放王厚。

“曹操無道!陷害忠良!”

“放了王將軍!”

“還我王將軍!”

憤怒的呼聲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震動著整個荊州城。

一些激進的百姓甚至開始衝擊曹軍駐地,局勢一度劍拔弩張。

不僅如此,龐統還暗中給遠在江東的諸葛亮寫了一封信,信中隱晦地提及此事,試探劉備的態度。

遠在江東的孫權,也收到了關於王厚的訊息。

他眉頭緊鎖,來回踱步,心中盤算著。

曹操此舉,無疑會激化荊州與曹魏之間的矛盾。

這對於孫權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他本就對與曹操的結盟心存疑慮,如今曹操又鬧出這等事端,更是讓他重新評估與曹操結盟的利弊。

孫權深知,曹操生性多疑,行事不擇手段。

如今他能對王厚下手,日後也難保不會對自己不利。

面對荊州城內愈演愈烈的民怨,曹操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他深知,若不盡快平息此事,勢必會動搖自己在荊州的統治根基。

儘管心中對王厚恨之入骨,但為了大局著想,他不得不暫時妥協。

曹操對外宣稱,王厚乃是誤會,並無加害之意。

同時,他還下令厚待王厚,以安撫荊州百姓的情緒。

然而,在曹操的內心深處,卻暗藏著更為陰險的殺機。

他絕不會輕易放過王厚,只是在等待一個更加合適的時機。

夜幕降臨,荊州城漸漸恢復了平靜。

然而,在這平靜的表面之下,卻暗流湧動。

龐統看著手中的信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計劃,正在一步步地進行著……

“軍師,主公有請。”門外,親兵的聲音打破了龐統的思緒。

他將信件收入懷中,整理了一下衣冠,沉聲道:“知道了,這就去。”

龐統的信件以一種隱秘的方式送到了諸葛亮手中。

信上並無隻言片語提及王厚,只談論荊州近來的氣候與物產,末尾卻以“臥龍先生可曾聽聞隆中鳥鳴?”作結。

諸葛亮看到這句,羽扇輕搖,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明白了龐統的用意。

他快步走到劉備的書房,將信件呈上。

劉備看完,眉頭緊鎖:“士元這是何意?莫非荊州又有什麼變故?”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道:“主公,士元所指,並非荊州物產,而是王厚將軍。‘隆中鳥鳴’,暗指宛城之變,王厚將軍恐遭曹操軟禁。”

劉備聞言一驚,霍然起身:“曹操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