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宛城在寂靜中沉睡,城牆上的火把發出微弱的光芒,映照著守衛們疲憊的面龐。

幾隻夜鳥劃破長空,發出尖銳的鳴叫,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一個身影在黑暗中穿梭,宛城守將李通,此刻正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汗水浸溼了他的衣襟。

他手中緊緊攥著一封密信,信紙的邊緣已經磨得有些發毛,那是來自龐統的密信,信上清晰地寫著:裡應外合,共誅曹賊。

李通,並非真心歸順曹操,他原是劉表麾下,曹操攻佔荊州後,他迫於無奈才投降,心中一直懷著不甘。

而曹操,也並未將他視為心腹,只是委以守城之責,並無任何信任可言。

龐統的信,如同在他心頭點燃了一把火,將他心中那股不甘徹底釋放。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李通下定了決心。

他將密信收入懷中,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朝著城牆邊的一處隱蔽處走去。

那裡,正有一個心腹正在等候,李通將一卷竹簡遞給心腹,低聲囑咐道:“秘密送去,務必親手交到。”

城牆下的暗影中,幾雙眼睛正注視著這一切,那是龐統派來的探子,他們如同潛伏的毒蛇,等待著獵物的出現。

收到訊息後,探子迅速將訊息傳回龐統處,龐統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宛城,即將易主。

幾日後,李通向曹操彙報宛城防務時,有意無意地提及,最近城中出現了一些小小的騷亂,被他及時平息了下去。

曹操並未起疑,反而對李通褒獎有加,並命他嚴加防守。

李通表面上唯唯諾諾,心中卻冷笑連連

當夜幕再次降臨,宛城的氣氛卻與往常截然不同,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彷彿暴風雨前的寧靜。

城牆上巡邏計程車兵,腳步也比平時更加匆忙。

突然,一聲短促的尖嘯劃破長空,緊接著,無數的喊殺聲響徹雲霄。

城內,李通率領著他的部下,手持兵器,如同出籠的猛虎,從內部發起了攻擊。

城外,龐統早已率領著大軍等候多時,只待城門開啟,便可一舉攻入。

守城的曹軍猝不及防,瞬間陷入混亂,宛城,猶如一個被咬開的蘋果,露出了鮮紅的果肉。

曹操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醒,他披上戰甲,手持寶劍,衝出營帳,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混亂的景象。

火光沖天,喊殺聲震耳欲聾,他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宛城已經失守。

曹操的臉色蒼白如紙,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已經被團團包圍,失去了最後的退路。

他意識到,宛城的失守,意味著自己不僅失去了重要的戰略據點,也失去了與北方聯絡的通道,他徹底地被困在了這裡。

絕望如潮水般湧來,將他徹底淹沒。

他仰天長嘯,聲音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此時,一位部將衝到曹操面前,急聲說道:“主公,此時不宜戀戰,速速撤退吧!”

曹操掃了部將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撤……往何處撤?”

兵敗如山倒,宛城內外,曹軍如同被狂風捲起的落葉,四散奔逃。

火光映照下,殘肢斷臂,血流成河,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和焦糊味,令人作嘔。

曹操身邊的親兵拼死護衛,但潰敗之勢已無法挽回。

曹操眼見大勢已去,心中怒火與不甘交織,化為一聲聲震天怒吼。

然而,這吼聲在四起的喊殺聲中,顯得如此的無力。

他緊握手中寶劍,劍鋒寒光凜冽,卻無法斬斷眼前的絕境。

就在曹操陷入絕望之際,許昌的朝堂之上,一封封加急奏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