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王厚,兵不血刃取襄陽!(第2/4頁)
章節報錯
“唉,我荊州水軍雖強,卻也難敵曹操百萬大軍。況且,王厚詭計多端,我軍恐非其敵手。”
龐家家主龐德公捋著鬍鬚,緩緩說道:“依老夫之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開城投降。如此,還能保全襄陽百姓,避免生靈塗炭。”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一位蒯家子弟站起身來,慷慨激昂地說道:“龐公此言差矣!我等身為漢臣,豈能降曹?大丈夫理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另一位蔡家子弟也附和道:“不錯!我蔡家世代忠良,豈能做出這等背主求榮之事?”
龐德公搖搖頭,嘆息道:“兩位賢侄,你們只看到了忠義,卻沒看到現實。如今襄陽城危如累卵,即便拼死抵抗,也不過是徒增傷亡。與其玉石俱焚,不如儲存實力,以待來日。”
蒯良也勸說道:“兩位賢侄稍安勿躁。龐公所言,並非沒有道理。我等固然要忠於漢室,但也要顧及襄陽百姓的安危。若是城破,生靈塗炭,豈不辜負了我等肩上的責任?”
兩位年輕子弟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蒯良和龐德公的苦心。他們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無奈地坐了下來。
蒯良見眾人不再反對,便繼續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商議一下如何與曹操談判,爭取最好的條件。”
,!
“不如派人前往曹營,探探王厚的口風。”
蒯良點點頭:“正合我意。就由德珪(蒯越,蒯良之弟)前往曹營,與王厚商談投降事宜。”
蒯越領命而去。他來到曹營,徑直求見王厚。衛兵通報後,蒯越被引進營帳。
王厚端坐于帥案之後,正低頭看著地圖。蒯越上前行禮:“在下蒯越,蒯異度,見過王軍師。”
王厚抬起頭,目光如炬,打量著蒯越。此人雖身材矮小,但氣度不凡,舉止從容,一看便知是飽學之士。“異度先生不必多禮,請坐。”王厚抬手示意。
蒯越也不推辭,依言坐下,開門見山道:“王軍師神機妙算,料敵如神,我等佩服之至。如今襄陽城危在旦夕,我等不願玉石俱焚,故特來向軍師請降。”
王厚微微一笑:“異度先生此言差矣,我主曹操並非好戰之人,此番南下,乃是為了匡扶漢室,解救黎民於水火之中。襄陽城乃荊州重鎮,若能兵不血刃而下,實乃百姓之福。”
蒯越點點頭:“軍師高義,我等深感欽佩。只是城中百姓人心惶惶,還望軍師能夠承諾,保全他們的性命和財產。”
王厚爽朗一笑:“這是自然!我主曹操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只要襄陽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我軍秋毫無犯。”
蒯越心中稍安,又問道:“敢問軍師,我等投降之後,該如何安置?”
王厚沉吟片刻,說道:“我主惜才如命,對於有識之士,更是求賢若渴。異度先生乃當世英傑,若能為我主效力,必將大展宏圖。至於城中其他氏族,只要真心歸順,我主定會妥善安置。”
蒯越心中暗歎,看來劉琮的命運已定。他繼續問道:“城中百姓多有擔憂,不知軍師可否立下字據,以安民心?”
王厚笑道:“異度先生多慮了。我王厚一言九鼎,豈會出爾反爾?不過,為了讓襄陽百姓安心,我這就修書一封,向他們保證,只要開城投降,便可保全性命和財產。”
說罷,王厚喚來書記官,當場修書一封,蓋上自己的私印,交給蒯越。蒯越接過書信,仔細閱讀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心中大定。
“多謝軍師成全!我這就回去,勸說城中眾人開城投降。”蒯越起身告辭。
王厚起身相送,拱手道:“異度先生請慢走。明日午時,我就在城外恭候佳音。”
蒯越再次行禮,然後轉身離去,心中感慨萬千。此番前來曹營,他原本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