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逸站在石門前想了一下,轉身回到中間的石屋裡抄起那把短刀別在腰上。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

還是多帶幾個傢伙安全些,之前上山的時候就大意了。萬一山上石頭縫縫裡竄出來一條毒蛇給他一口,那也死的太不值了。

他隨身攜帶可沒有抗毒血清之類的,就是那個不知道落在哪裡的揹包裡面也沒有。一般的小驢友誰帶那個。萬幸的是,他現在整個人還是完好的。

雲逸從小都有個武俠夢,他想成為那個時代董、楊、孫、李那樣的武術大家,並不斷努力著。

對那些刀劍什麼的也都稍有涉獵,屬於能用也能打但是不精的那種。

因為,他沒有拜師的門路,也就沒有師承在身,

萬幸當下社會在資訊互動方面很是便利,他的到了不少有用的資訊。

但是這也成了一個麻煩,資訊來路多了總有一些虛假的或者謎語一樣的描述。沒有師承也不知道這些文字背後的的寓意是什麼,這都要他一次一次的去驗證辨別。

長大以後他也修煉出了一些成果。他的耐力、爆發力以及感官都要比常人好上很多。就像擼鐵會上癮一樣,感受著身體充盈的力量雲逸並不滿足,他還想要的更多。

不求一葦渡江飛簷走壁開碑裂石,但求四兩撥千斤單槍挑大石。

可是,沒有指點沒有壓力,在力量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再想進步,哪有那麼容易。

多次嘗試未有結果,這件事也就慢慢的變成了一塊石頭,壓在了他的心底。

隨著時間積累,想要更進一步的慾望如同業火一樣已經開始點燃了他的精氣神,逐漸侵蝕到了他的生活當中。

吃飯會想、走路會想、睡覺會想、就連約會......所以他沒有女朋友。

因為長相線上,個頭也說得過去。

他也見過幾次面,但是聊不上兩天就不再聯絡了。

最後一想,可能因為是沒時間去哄她們吧。

自己哄哄自己不就行了嗎,真夠麻煩?

索性直接封閉了這方面的心思。

至於修煉停滯不前,他有很多猜想,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應該是:身上牽扯了太多的因果,從而無法靜下心來去感受前進的路!他能這麼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道家講“無”,清靜逍遙。另外的佛家講“空”,四大皆空。用一句很時髦的話說就是:做減求空。

雲逸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減求空,但是他可以先研究一下傳世的經文。有了大致的方向,雲逸也重新開始了他的求“道”之路,於是他弄來了道家和佛門的各種道文經書開始研讀。

只是現在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很難體悟到書中“道”的真諦,更沒有有時間去尋找藏在心中的道。

而以武問道的的機會更是少不可見,畢竟大家都說了功夫再好也擋不住長槍大炮。

讀熟甚至背會了各家經文,但是對於其中的意思不少都不理解。

確切的說是不理解它隱藏的意義。接下來該怎麼辦?要是說放棄,他可真不甘心。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的成熟資本,雲逸覺得應該是自己的時機還沒到。只要時機一到,那還不是我花開後百花殺,接下來的事情也就簡單明的只剩下了兩條路。

要麼到此為止,要麼放棄當下的生活去尋找傳說中的時機。

對於一個了無牽掛的單身光棍來說,這就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可是成年人誰不是我都要?

可是事實上這件事是不可能的。

這個問題它糾結了雲逸兩年,感受著那些一點點實踐得到的成果。

雲逸經歷兩個月時間的思考,終於下了決定:放棄當下穩定的生活,去嘗試著尋找那傳說中的突破,去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