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瞭解(第2/2頁)
章節報錯
售人員,但我相信我的專業和熱情可以打動每一位顧客的心。
在服務行業中,是否存在著某種訣竅,是否能夠算作投機呢?
淼東對此產生了疑問。
麻桂寧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他不妨從古代的一個故事說起。
“在遙遠的商朝時期,有一位殘暴的國王名為紂王。他沉溺於酒色,尤其寵愛妃子妲己。在他的宮廷中,有一位正直善良的臣子,名叫比干。比干深知紂王的所作所為並不妥當,於是他鼓起勇氣勸誡紂王,希望他能迴歸正道。
然而,紂王卻聽信妲己的讒言,對比干提出了一個荒謬的要求:剖開自己的胸膛,取出心肝獻給紂王。這無疑是一個荒唐至極的要求,但紂王卻以此為樂,下令賜比干剖胸而死。”
當孔子聽到這個訊息時,他感嘆道:“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那麼比干就不會被殺。”
其中的“一竅”便是比喻人的智慧和悟性。紂王因為缺乏這“一竅”之智,才會做出荒唐的決定。
而在服務行業中,同樣需要這種“一竅”的智慧。
如今,賣服裝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行業。
然而,在銷售過程中,許多服務員的介紹方式卻有待改進。
當顧客試穿一件衣服時,如果衣服稍大一些,服務員可能會說:“這件衣服寬鬆舒服,穿起來很有風度。”
這樣的介紹方式看似是在誇讚衣服,實際上卻是在掩蓋衣服的缺陷。
如果顧客覺得衣服太小,服務員又可能會說:“這件衣服很緊身,穿起來顯得苗條。”這種說法同樣是在迴避問題,而不是真正地幫助顧客找到合適的衣服。
當衣服的長度或款式不符合顧客的要求時,服務員可能會採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來轉移顧客的注意力。
比如,如果衣服短了,他們會讓顧客低頭看,強調衣服的某種特色來轉移話題;如果衣服長了,則會讓顧客抬頭看,強調衣服的版型或設計。
這樣的介紹方式可能一時能讓商品賣出去,但顧客買回家後往往會有種“一竅不通”的感覺。
這樣的服務方式不僅不能真正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且會導致顧客對店鋪的信任度降低,影響店鋪的長期發展。
真正的服務訣竅並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要真正瞭解顧客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真正有用的建議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