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氏集團在進入海外市場初期,便遭遇了重重市場壁壘。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質量標準、消費習慣差異巨大,給產品的推廣和銷售帶來了極大困難。

市場部員工張明愁眉苦臉地向蘇瑤彙報:“蘇總,這歐美市場的准入門檻實在太高了!我們的產品在國內明明很受歡迎,可到了那邊,這標準完全不一樣。就拿環保認證來說,那邊對材料的可回收性要求極高,我們現有的產品很難達到。而且相關檢測流程繁瑣複雜,週期還特別長,這對我們的產品上市進度影響太大了。”

蘇瑤皺著眉頭,神情專注地看著手中的資料,說道:“我知道,張明,這些差異我們必須重視起來。大家別灰心,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我們可以先梳理出所有不達標的專案,一項一項地攻克。我擔心的是,除了環保認證,其他方面的標準也可能存在類似問題,我們得全面排查。”

張明又補充道:“還有消費習慣方面,他們的使用場景和偏好跟國內大相徑庭,我們的產品設計可能也要做出調整。像那邊的消費者在產品外觀上更傾向簡約時尚的風格,我們現有的設計可能過於複雜了。而且他們對產品的功能需求也有側重點,我們得重新評估產品定位。”

蘇瑤點頭說:“沒錯,這方面我們要做更深入的市場調研,瞭解他們真正的需求。你和團隊抓緊時間制定一個調研計劃,越快越好。可以多參考一些當地市場的調研報告,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靈感。最好能和當地的市場調研機構合作,獲取更準確、更詳細的資訊。”

例如,在歐美市場,產品必須透過極其嚴格的環保認證和安全檢測,而陸氏集團的部分產品在初期未能達標,導致無法順利進入。蘇瑤帶領團隊日夜研究當地法規標準,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力求滿足市場要求。

實驗室裡,蘇瑤和研發人員圍坐在一起,討論改進方案。研發人員李陽無奈地說:“蘇總,按照目前的標準,我們要在材料和工藝上做出很大的改變,這難度不小啊。而且時間緊迫,我們的研發週期可能會延長。按照現在的進度,原本計劃的新品推出時間可能要推遲了。關鍵是,一些新的材料我們之前沒有使用經驗,在測試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蘇瑤堅定地說:“再難我們也要克服。大家仔細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種既符合標準,又不影響產品效能的替代方案。實在不行,我們就多嘗試幾種材料,總能找到合適的。哪怕加班加點,我們也要想辦法按時完成任務。如果在研發過程中遇到資金或者裝置方面的問題,隨時跟我說,公司會全力支援。”

研發人員趙剛提出:“要不我們參考一下同行業其他公司在這方面的經驗?也許能找到一些靈感。我聽說有一家公司之前也遇到過類似的環保認證問題,後來他們透過改良材料配方解決了。說不定他們還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技術上的建議。”

研發人員孫悅回應:“我覺得可以,不過他們的技術可能也有保密措施,不一定能完全借鑑。說不定他們的技術核心部分不會對外公開,我們只能參考一些思路。而且就算借鑑了,我們還得考慮自身的生產條件和成本因素。”

蘇瑤鼓勵道:“不管怎麼樣,都值得一試。大家集思廣益,總能找到辦法的。李陽,你牽頭去收集一下相關資料,趙剛和孫悅配合,咱們爭取儘快找到解決方案。同時,和供應商那邊保持密切溝通,看看他們有沒有新的材料推薦。如果有合適的材料,讓他們儘快提供樣品,我們好進行測試。”

海外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遠超想象。老牌國際競爭對手憑藉深厚的品牌底蘊、廣泛的銷售渠道和先進的技術優勢,對陸氏集團形成了強大的壓力。

他們在價格、產品效能、售後服務等方面全面出擊,試圖將陸氏集團擠出市場。陸霆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