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也能收拾他們,唯一可慮的就是周家。

畢竟他離開徐州這麼久,那位週二老爺只要還有幾分骨氣,保證把當初的事跟周大老爺說了,說白了他跟周家已經是對立關係,現在家裡頭那些買賣還不知道如何,周家若是沉不住氣,或者覺得他死在北邊,說不定都開始對買賣下手了,指望蘇小乙一個潑皮頭子,恐怕還真扛不住,況且蘇小乙也只是被他打服氣了而已,忠誠度能有多高,宋慶自己也不敢保證。

好在他自己也今非昔比,手上有兵有錢,再不是那個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人物,這一次回了徐州之後,馬上就可以獨自成軍,雖然人數只有一千五百,可加上衛所的人,那就是兩千五了,若是算點花花帳,說不定三千人都能有。

有了三千軍馬,他絕不會再害怕什麼周老爺,反倒是可以謀算一下對方,爭取用最快速度將周家抹掉,隨後開始向城內四縣進發,爭取把鄉野間的勢力全都收攏到自己麾下來,這樣才能算是在徐州鼎足而三。

兩日之後,大軍過了湖陵城,當地士紳出來勞軍,豬羊雞鴨不計其數,這種深情厚誼,孫伯平自然不會放過。全部收了進來,因為一路上拿的太多,他已經專門撥出一部分人負責趕牲口,就走在大軍最前方,讓沿途州縣也都看看,省的還要多費口舌,徐州衛威武固然威武,不過這一舉動也確實說明他們接地氣,真正和百姓生活結合到了一起,任憑誰家行軍也沒有豬羊雞鴨頭前開路的。宋慶對此分外佩服。恨不能拜指揮使大人為師。好生學習一下這軍民一心的手段。

對於這種行為,徐州衛上下還是很滿意的,畢竟伙食提高了不少,甚至比在京城打仗最狠那幾天都要好。要知道那時候吃的可是斷頭飯,吃完了一抹嘴,罵罵咧咧的拿起刀槍上城,瀟灑固然瀟灑,可保不齊下一頓就沒你什麼事了。

可如今卻不同,他們已經打完了仗,只要路上別自己作死,閻王爺也不收你,那可是一路吃喝回家鄉。抱著媳婦叩爹孃,京城那噩夢一般的生活再不用去經歷了,他們又可以回覆之前安逸的小日子。

正因為如此,部隊士氣一直都很高漲,哪怕宋慶依舊在練著兵。沒有一天閒著,可依然沒人叫苦叫累,甚至在行軍途中時不時就有悅耳動聽的歌聲傳來,讓人聽著就渾身舒暢,恨不能找個地方痛痛快快打個滾。

宋慶對這時空的民歌很有興趣,當初入京途中就挺愛聽,不過打仗給忘了,如今情緒鬆懈下來,自然又關注起這些歌聲,這方面丁大官人是行家裡手,沒事便領著狗營的人喊兩嗓子,不多久就會變成全軍的大合唱,比如說一繡一隻船,船在江心裡航,繡了個姜太公,手持釣魚竿。二繡張果老,騎驢過州橋,張果老騎驢過的是趙州橋。

又比如說俺說個一,你給俺對個一,什麼開花在水裡?你說那個一,俺給你對個一,蓮蓬開花在水裡。

不過傳唱率最高的卻依然是:哎嘿,細皮嫩肉的妹子呦……

這個年代的軍人素質啊!你們是徐州軍人,為毛不唱大風起兮雲飛揚?

宋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表示自己很合群,也只能跟著唱起妹子……

過了湖陵城,便是廟道口,為了表示自己是凱旋大軍,孫伯平特意領著所有人馬專程去了泗水亭和歌風臺,宋慶也是頭一次正經見到這個傳說中的地方,歌風臺前樓後殿,佈局勻稱,雄渾壯觀,臺上有大風歌碑、劉邦塑像,算是徐州人心目中第一等的驕傲了,隆重祭祀漢高祖之後,軍中不知誰起了個頭,再次唱起歌來,這一次總算是沒有跟妹子掛上,很正式的唱起了徐州幾乎人人會唱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雖然只有三句歌詞,全軍上下卻反反覆覆的在唱,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宋慶原本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