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蘅突然想起什麼,\"明天'和合醫署'的楊柳要來,說是帶了幾個對醫食感興趣的弟子。\"

李玉竹點頭:\"好,正好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的'春分養生宴'。\"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馬蹄聲。

\"這麼晚了,會是誰?\"小楓好奇地往外看。

來人是方若松,他風塵僕僕地走進來:\"師父,我找到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古舊的竹筒:\"這是當年華佗祖師留下的'食療秘錄',記載了許多失傳的養生食方。\"

李玉竹接過竹筒,小心地展開。紙上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其中的精妙:

\"春養肝,艾草為引;

夏養心,荷葉作伴;

秋養肺,桔梗當先;

冬養腎,肉桂為主。\"

\"這些都是千金難求的秘方啊,\"白蘅讚歎,\"如今總算回到了該回的地方。\"

李玉竹將竹筒收好:\"這些秘方,以後就是桃源食府的鎮府之寶了。\"

夜深了,但桃源食府依然散發著溫暖的光芒。這裡不僅是一個普通的食肆,更是一個傳承醫道的聖地。

小楓站在院子裡,仰望星空:\"師父,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接待客人?\"

\"不急,\"李玉竹說,\"要等到你完全掌握了'五行補養'的基本功,我們才能真正開業。\"

\"要多久?\"小楓期待地問。

\"這得看你的悟性了,\"李玉竹笑道,\"不過我相信,以你的資質,用不了多久。\"

白蘅在一旁補充:\"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不僅是在開一家食肆,更是在傳承一份責任。\"

\"沒錯,\"方若松說,\"這裡的每一道菜,都要對得起'醫食同源'四個字。\"

月上中天,桃園裡飄來陣陣桃花香。

李玉竹站在後院的小亭子裡,看著這片即將煥發生機的天地,心中充滿期待。她知道,一個新的傳奇正在這裡孕育。

而這個傳奇,不僅關乎醫道的傳承,更是關乎人心的救贖。

就像華佗祖師在醫典上寫的那樣:

\"醫者,醫人之體,更要醫人之心。食者,養人之身,更要養人之魂。\"

桃源食府,將會是這份傳承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