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湖心亭與人說鬼 江月鎮化世彈琴(第2/3頁)
章節報錯
前面,願意認罪。
棄海也不說話,捉回他到了黃沙岸老鱉所住過的黃沙洞中。蚌兵這時已經把老鱉子孫全部捆綁的結結實實。
棄海回到洞中,龍仙稟報說:“老鱉子孫已經全部被捉來,太子打算怎麼發落?”
棄海說:“老鱉造罪,殃及後人,可以把他以及子孫的腳各宰一隻,看到他們艱難步履是什麼樣子,就不敢再去作亂。”
蚌兵一聽,拿起刀來就宰。
一一宰完,走出洞外。老鱉默然離洞,自然很是後悔,不應該逆傲東海,導致今天這樣的後果。想到子孫也因為自己的過錯也失去了一隻腳,越加悲痛不已。只有緩緩來到了海角的偏僻之地,療養腳傷。
棄海看見鱉怪洞府可以習道,因此命令玉屑帶兵回去,自己就在黃沙洞內居住了下來。
再說椒花子自從離開碧玉後,思念三緘待他的恩情,常常想到就悲泣。又因為還與蜻飛子分散至今,尋遍各處都沒有相遇,只得四處查訪三緘。
一天尋訪到湖心亭前,翹首仰望,看見亭在湖的東岸,高聳數十丈,倒映江心。
椒花子很是開心,立即隱身到上面,每天把三緘所傳的道法暗中學習。
亭側有一貧兒名叫蔣悅的人,年齡才十四歲,很是孝順父母,無奈家貧如洗,沒有東西可以奉親,只好每天去鄉村乞討,以此來養活他的父母。
,!
此時正當是除歲夜,人人都在爭辦迎春的東西,蔣悅把所乞來的飯食帶回家奉養雙親後,來到亭上,看看湖水,不禁有感而歌道:
“湖水清清,豁目爽心。見只見微波萬頃,量一量綠水千尋。好似那仁人度人,好似那父母恩深,如何成此妙境,若大經綸。
只恨他為溝為壑,淺狹堪輕,直如我貧兒無力奉雙親,徒落得沿門乞丐過光陰。
伏臘時人人熟煮洞庭春,惟我如那水成冰,淚兒直向肚中滾,更比湖水深又深。”
唱完歌,仰天大嘆說道:“可恨世上富家兒郎,每多忤逆行為,我若稍有餘銀,總要把辛勞之恩報盡。”
說罷,喊了幾聲:“天呀,天。”
椒花子在上面的亭子中,聽到孝子想念又親的話語懇切,孝順雙親的心念真誠,應該說像這樣人也是很少有的。我也化成一老人與他言談,看看他孝順的心是否是真的,如何。
如果他是真心一片,我正有空閒,何妨不助他成全這份孝心。
計劃決定後,於是化為一老翁,慢慢降落,來到亭子下面,看見乞兒的身子倚靠在花牆上,觀望著湖水。
椒花子假裝咳喘,乞兒掉過頭來回顧看了看,見是一老翁,連忙站立一旁,作揖而詢問說道:
“老翁什麼時候來到這裡的,小輩沒有能及時恭候相迎。”
老翁說:“我來這裡已經好久了,就在上面,觀看著湖水迴旋,倒也排遣著愁悶。”
乞兒說:“老翁有幾個兒子?”
老翁說:“我運氣不佳,膝下並沒有子女。”
乞兒說:“老翁家庭應該很是富足,怎麼沒有子女。小輩的父母膝下有我,可是比較窮困,上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呢。”
老翁說:“你叫什麼名字?”
乞兒說:“姓蔣,名悅耳。”
老翁說:“年齡幾歲了?”
乞兒說:“今年已度過二七個春秋了。”
老翁說:“做什麼生意的?”
乞兒說:“家裡空無所有,想耕種則沒有田地,想貿易則沒有資本,只好每天沿街乞討,以奉養我的雙親。”
老翁說:“你在亭下所歌所嘆,我已經聽到。如此貧困,為什麼不去偷點?”
乞兒說:“小輩如今雖然貧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