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緘命金光道姑率領三服、棄海,先上碧玉山。

鳳春、二翠一同前來迎戰。但是看見金光照耀大地,黑霧瀰漫天邊。

三緘觀望了好長時間,知道弟子都是不能取勝,連忙把腸紼子拋到半空。於是氣化青黃兩色,直接飛到了天外。

鳳春、二翠看到青黃兩色的氣繞天而去,並不以為然,還在雲頭拼命爭頭。

三服、棄海看見後,跟金光道姑說:“我們快點回去,繩子來了。”

剛剛退回師父所居住的地方,繩子迅速回卷,把群精、二翠捆了個結結實實捉了回來,唯獨鳳春一人漏網逃去。

三緘又念動真言,丟擲去繩子,鳳春東奔西逃,已餓得沒有了力氣。

繩子化成千竿修竹,結滿許多果實時,鳳春飛了過去,停在中間,連忙採摘果實而食。

食罷,突然發現是千頭萬絮,纏繞在口中,使她不能行動。繩子旋即化成一看管鳳春的童兒,騎在上面而來,降落到三緘的座下。

三緘命令把群精押了出來,比較細小的都釋了回去。至於二翠、鳳春以及紫花娘等,都還是把她們的手腳捆綁的結結實實。

三緘手裡捧出斬妖的寶劍,跟她們說道:“你們是願意生呢,還是願意死呢?”

四妖同時齊聲哀求說道:“希望仙官赦免,願意拜門下。”

三緘說:“你們說的是真心話嗎?”

四妖同聲說:“確實是出自我們的真心,並沒有一點虛情假意。”

三緘於是呼叫弟子把捆綁她們的繩子解開。四妖叩拜入門後,三緘說:

“仍然用你們現在的名字為道號,各自迴歸洞府,按照師父所傳,加強修煉。等候召集你們的女徒時,然後再一同回去。”

四妖說:“謹遵師命。”

三緘立即以修煉入門之道,一一傳法。四妖喜得正途,與金光道姑歡欣不已,然後各自散去。

只有椒花子與蜻飛子二子同三緘雲遊,蜿蜒前行,自然不必多說。

再說長壽村裡的人,大多數都是滿百歲,壽命都很長,最長壽的大約有一百二三十歲,最小也有八九十歲,所以稱呼這村為“長壽”。

村北有一洞,倚在石崖旁,而筆直向下,深不可測。

平時有五色雲霧,從洞口升起,直接透過半空,變幻離奇,莫名其妙,村裡的人常常看見,也不足以為奇怪。

每逢春天的日子,這村就有踏青之遊的習慣。

喜歡玩鬧的人一起來到洞口外,拿著綁上石頭很長的繩子,把石頭向洞下丟去,越丟越深,約有數百丈深才聽到見底的聲音。到底觸碰時,“鏗然”一聲,就忽然沒有聲音了。

這時雲霧濃氣吹起不絕,接連有好幾天,竟然把所丟進去的繩索兒衝出了洞口。

村裡人很是不解其中的原故,還以為是妖在作怪。

豈知洞中原來有一千年老狐在裡處修道,以為只要不與人牴觸,且還幫助村人常常默默護佑。

村裡人不知道知恩圖報,反而受到拋繩索侮辱,於是忿恨難消。

因此釀成五毒在井泉中,飲用井水的人死去很多。村裡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去祈禱,也就順其自然,無可奈何。

一天,三緘師徒來到這地方,住在村西的川流閣。閣中一老僧,見三緘師徒有六七人,借閣給他們居住,雖然還是有點嫌他們人太多,但是也沒有直接說出口來。

三緘在沒有事做的時候,常與老僧交流談論,無非詢問一些這地方的風土人情。

老僧臉色不悅說道:“要說這地方的風土人情,固然都還算是比較忠厚,但還是痛恨此刻觸犯天律的人,頃刻村裡的人將死亡殆盡。”

三緘說:“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