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妖精怪。”

老道一這邊說著,民眾在那邊應和著。

於是就有愛管閒事的人用紅箋書寫好,在夜裡把紅紙貼到了太守衙門,然後迅速傳到衙中。

七竅命令衙役去街坊一一查訪,民眾都說是老道所作。

七竅一怒之下,當即下令,只要是他所所管轄的地方,立即抓捕擒拿道士。

凡是看見道士的人,馬上離躲避的很遠,從此海南再也沒有了道士的蹤跡。

三緘聽說這一訊息後,進入洞中詢問老道。

老道說:“氣數如此,不可強求。”

三緘說:“這人這樣禁道,道祖豈能容忍他嗎?”

老道說:“挽救這一個禁道的人人,此責任還是在你身上。你要更加勤習道妙,以等待機會。”

三緘聆聽之後,默默地返回了家中,從此每天越來越苦煉道功。

沒過多久,他的母親得了重病疾,整天忙著照顧參,叩拜禱告也一點不靈驗,奄奄一息,竟然去了陰府。

母親才剛剛離世,父親又馬上生病。剛將母親葬在深山中,然而父親又亡。

三緘悲痛欲絕,急忙命家僕去購買棺材葬父。安葬父親一事辦妥妥後,他也來到墓地旁邊居住守孝。

一天,老道來到墓廬中,層層引他入道,而三緘已經進入道中一半了。

又是一天,老道來到廬中,想用雲遊的方法引他出道,說:

“內功如此堅固,可以期望有成,但是外功如果不積攢一些,仙路還是難登。”

三緘說:“什麼是外功?”

老道說:“利用事物求濟他人,一切善行都是。”

三緘說:“承受尊師指示,弟子願意在家中緩緩積蓄。”

老道說:“凡是習道的人想要積蓄外功,來去雲遊四方,是不能積滿登仙的數量。

為師明天亦要雲遊去了。你不要誘聽外道的謊言,另外偏離了正道。必須按照平日裡所習的道法,一步一步去精煉。”

三緘認真地答應著。老道叮囑完後,執著手杖將要離開時。三緘依依不捨,拉著衣服哭道:

“父母已亡,庭前再沒有人來訓誨,好在還有師父,朝夕能聆聽到教諭,入道便有機會。

如果師父這麼一離去,弟子的道有了錯誤,又有什麼人可以為弟子指點呢?

還是希望師父能留在洞中,再教導一二年,等弟子道根深入穩固後,師父可以再離開,讓弟子有所憑藉習道。

如果有一天弟子的習道修成,也不枉師父以前的辛苦栽培。”

老道說:“師並不是不想長居這洞中,也是很想能時常與你切磋道脈。然而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弟子珍重,不久還可以重逢。”

三緘聆訓,越來越不能捨棄。

老道哄著他說:“如果弟子不能捨棄師父,那麼等師父回來時再說如何,改日弟子來洞中商量。”

三緘說:“師父如果能留下來,就是弟子的願望。”說罷就放開了手。

:()繡雲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