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遇杜公山亭養病,紫霞送靈丹來救(第1/4頁)
章節報錯
碰巧遇到杜公從南關出來,看見路旁躺著一少年,整個身體幾乎被雪覆蓋,頓時生起憐憫之心,問道:
“少年郎為什麼不去找一個地方避一下風雪,而躺在這裡?”
三緘奄奄一息,說不出話來,只見兩眼不停地流淚。杜公連忙將他扶了起來,起來了又跌倒在地上,反反覆覆起來又跌倒。
杜公無計可施,只好背上他離開了雪地。走幾步停下來休息一下,最多走十幾步就必須停下休息一會兒。
這樣慢慢的將三緘背到了一山亭內,放到鋪上躺下,蓋好羊毛氈子。
一覺睡到半夜裡,三緘才稍微動了動身體,但是還不能說話。
杜公急忙點起篝火,給三緘取暖,這時才開始有了呻吟聲。
杜公說:“少年郎你餓了嗎?”
三緘說:“我很餓了。”
杜公於是拿出蕎餅遞給了他。
三緘吃了幾口,實在難以下嚥,停止了吞嚥。
杜公說:“想喝湯嗎?”
三緘說:“很想喝湯。”
杜公立即燒好一碗湯水遞給他喝。
三緘連喝了好幾碗,才感覺胸口舒暢許多,望著杜公哭著說:
“我因為犯罪充軍發配遼陽,途中被搶掠一空,飢寒交迫,意外導致生病,倒在了路旁。
慶幸恩公仁慈,拯救我於水火中,此恩此德,永遠銘記。”
杜公說:“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三緘說:“得恩公相救,很想知道恩公的尊名,如果有機會回家,可以常常思念祈禱祝福恩公。”
杜公說:“我姓杜,名叫詞林,官居內閣。因為自己不知道謹言慎行,觸怒天顏,貶到遼陽,服罪三年。屈指算來,現在還有兩年的時間。”
三緘說:“這樣啊,那麼恩公與我可是同病相憐了。”
杜公說:“你也是詞林學士嗎?”
三緘說:“我姓李,賤名叫三緘。初為舉人孝廉,由京官外任昆明小縣城的官,由於缺乏經驗,被流放到遼陽。”
杜公說:“你定罪幾年?”
三緘說:“與恩公一樣三年。”
杜公說:“我已經殘軀老朽,死不足惜。你還很年輕,服罪滿期時日不過三年,還是可以展翅飛騰,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樑。”
三緘說:“我對名利場所已經沒有什麼留戀,永遠不會再去想這些,沒有滋味了。”
杜公說:“壞事情提前發生,往後必然都是大吉。你正當春青年華,為什麼要被這些小小的挫折所影響,而改變了自己的初心?
然後當災難疾病來臨時,就又是愁腸寸斷,千萬不要沒有了抱負志向。等疾病痊癒後,聽天由命,自然會守得雲開見日的時候。”
三緘說:“恩公說的固然是對的。但我身無分文,來到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飲食住行從什麼地方去找啊?”
杜公說:“我囊中自然還是有點,足夠應付我們二人日常的生活。只是這裡沒有粟米,只有蕎餅,肉類也只有牛羊,鹽雖然有但價格昂貴,而且還很少。
我經歷過這一年艱苦的生活,已經習慣了。公子初來乍到,恐怕難以吞嚥會吃不習慣。”
三緘說:“得恩公救活性命,如果疾病能痊癒,怎麼會嫌棄粗食,有吃已經很好了。”
說到這裡,病情又加重,呻吟聲都傳到了亭外。
這病情又拖了兩天,三緘已鼻息如絲。在痛苦稍微停頓的時候,哭著向杜公說:
“我死後,祈求恩公把我葬在高一點的土丘,墳頭向著都城,好讓我常常看著父母親,以慰籍我的幽魂。
再用桐蘆二枚,放置左右,好讓我永遠牽掛著,不忘在家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