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流放遼陽終逃脫,過秦嶺念切慈親(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緘自從在天牢辭別雙親,在兵部大堂上,宣判發落起程。
可恨上衣在派遣解押的衙役時,私底下交待二衙役張順、吳魁說:
“你們解押李某上路後,如果快接近遼陽地面的時候,暗地裡將他的性命結束掉。然後寫一封已病故的文書回覆衙門,我自然事後重重有賞。”
二衙役暗暗驚喜領命,解押起三緘上了附關大道。
在本地都城所管轄的地界,這二衙役還以老爺稱呼三緘。
當行走了一個月多時,來到了外地人影稀少,二衙役就開始裝模作樣,已經不像在都城時還好生對待的情景。
三緘心裡暗想:“我孤身一個人,絕對是很難與這二役為敵,只有花錢請他們喝酒吃肉,拍拍馬屁先籠絡住他們的心,自己才能少吃一點苦頭。”
這樣一路行走途程中,二役一會兒催促三緘走快一點,一會兒有好酒好肉的時候就任由他慢慢走,還少受二衙役的呵斥。
又行走了好幾個月,銀兩所剩無幾,酒肉供應的也越來越少。
二役就常常在路途中吼罵:“你又不是天上的孛宿魔星,哪來的這麼大的本事?想同某某人一起謀反,一起製造動亂?
這下觸怒了皇上了吧,有你好果子吃嘍,充配到那麼遠的遼陽,有萬里之遠呢,受盡風霜。
對你來說是活該,自作自受。但是我們二人也被你所害,跟著你一路長途奔勞,一起遭受遠途之苦。
雖然得到了你一點酒食,但是沒有一餐是吃飽喝足的。
你倒是自由自在,休想在路上緩步飄移,磨磨蹭蹭,拖延時日。
如今你已經不是在官的時候,可以么五喝六,有人巴結奉承。
從現在開始,如果你一天不走二百里路,張老爺、吳老爺可不會慣著你的。”
三緘說:“張頭、吳頭,請多多忍耐,給你們添了這麼多麻煩很對不起。
請你們高抬貴手,念在我是無辜遭受牽連,蒙冤慘遭不幸。
我從小到大一直在學館讀書,體質不適應長途奔波,請多多照顧一下,緩緩移步自然也能到達遼陽。”說的十分可憐。
張順勃然大怒,用手指著三緘的額頭罵道:
“你這王八彈子,真是不懂人情。遼陽離都城有萬里多的路程,你不知道兵部所發銀兩,本來就是有定數的。
如果任由你慢慢吞吞地行走,這可是要多多延長一個月的時間。等老子回去,豈不是要當乞丐一路討飯一月嗎?”
吳魁說:“如果你再這麼慢吞吞行走,要對你不客氣了,別等到我動手動腳的時候。”
張順說:“如果等到我們對你動手動腳的時候,你的命就完了。”
吳魁說:“該關照你的話前面都說完了,後面不會再有提醒你的話了,將你的狗腳走快點。”
三緘被張、吳二役罵的眼淚只能往肚子裡咽,不敢再多說半句。現在被二役所逼,只好忘記疼痛奮力前行。
又走了十多天,快接近秦嶺。三緘抬頭望了望,秦嶺像天上的長虹一樣,橫隔天外;清晨雲霞和滿天星斗,掩映在半山中。
三緘暗自心想:“遼陽與秦嶺不知隔多遠,如果在嶺外就不可能再有回鄉的機會了。”想到此時,悲痛氣塞,哽咽不止。
此時正好聽到二役互相說:“這個地方人少稀薄,旅館也寥寥無幾,現在去南關不知道還需要走幾天,可以到了前面再看到人時問問。”
走了大約一里多路,看見一條小溪,溪上蘆花皎潔。就在蘆花深處,隱隱看到有一座茅蓬蓋的簡易住宿。
二役與三緘繞過小溪走了過去,走到茅舍,已日落西山。
三人一起走了進去,旅主問道:“客人是從什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