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根基。”

【李敏重重地點頭,表態道。】

李敏(嚴肅認真地說):“陛下放心,臣定會制定嚴格的監管制度,對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細緻審查。一旦發現有貪汙腐敗、偷工減料者,必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朱元璋拍了拍李敏的肩膀,欣慰地說。】

朱元璋(微笑著說):“好,朕相信你。去吧,好好幹,朕期待看到工部在你的帶領下,為我大明創造更多的輝煌。”

【李敏再次跪地謝恩,然後起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御書房。】

第三幕:軍事邊防議

【時間】:早朝繼續,退朝的鐘聲尚未敲響,兵部尚書唐鐸神色匆匆地出列,打破了朝堂上短暫的平靜。】

【地點】:奉天殿

【唐鐸(表情凝重,聲音洪亮):“陛下,北方邊境傳來急報。近日,蒙古殘餘勢力頻繁在邊境地區活動,有小規模的侵擾行為,當地百姓人心惶惶,邊防形勢不容樂觀。”

【朱元璋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握緊拳頭,怒聲說道。】

朱元璋(憤怒地說):“這些蒙古餘孽,賊心不死!朕好不容易打下這江山,豈能容他們肆意侵擾我邊境百姓!諸位愛卿,可有應對之策?”

【魏國公徐達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朗聲道。】

徐達(沉穩有力地說):“陛下,臣以為應加強北方邊境的軍事防禦。可增派精兵強將,加固關隘城堡,同時加強巡邏,密切關注蒙古軍隊的動向,做到有備無患。”

【朱元璋微微點頭,示意徐達起身,然後看向其他大臣。】

【這時,中山侯湯和出列,建言道。】

湯和(誠懇地說):“陛下,除了加強軍事防禦,臣建議在邊境地區推行屯田制度。讓士兵們在閒暇之餘開墾荒地,種植糧食。這樣既能解決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又能充實邊境人口,增強邊境的防禦力量。”

【朱元璋聽後,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開口說道。】

朱元璋(思索著說):“徐愛卿和湯愛卿所言,皆有道理。加強軍事防禦是當務之急,屯田制度也可作為長遠之計。唐鐸,你即刻著手安排,增派兵力前往北方邊境,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同時,與地方官員協同,制定屯田的具體方案,務必確保這兩項措施能夠順利實施。”

【唐鐸領命退下,朝堂上又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

第四幕:民生經濟策

【時間】:戶部尚書楊靖見朱元璋的神色稍緩,向前一步,開始奏報民生與經濟方面的事務。】

【地點】:奉天殿

【楊靖(恭敬地說):“陛下,近日臣收到各地的奏報,蘇州府今年糧食豐收,百姓生活安定。但也有一些地方,因去年的旱災和蟲災,至今仍未恢復元氣,百姓生活困苦。”

【朱元璋的眉頭再次皺起,關切地問道。】

朱元璋(憂慮地說):“哪些地方受災嚴重?可有采取相應的救濟措施?”

【楊靖(連忙回答):“陛下,主要是山東、河南等地受災較重。臣已命當地官員開倉放糧,救濟受災百姓。同時,減免了這些地區今年的部分賦稅,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朱元璋微微點頭,又問道。】

朱元璋(繼續追問):“那各地的水利設施如何?朕深知水利乃農業之本,若水利設施不完善,如何保障百姓的生計?”

【楊靖(認真地回答):“陛下,大部分地區的水利設施基本完好,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影響了農田的灌溉。臣建議,由工部牽頭,各地配合,對水利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修繕和維護。”

【朱元璋看向工部尚書李敏,李敏立刻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