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洪武十年八月(第2/3頁)
章節報錯
(神色凝重,看著手中的奏報):如今決定罷各布政司寶泉局鼓鑄,只留京師寶泉局運作。眾愛卿,說說你們的看法。
胡惟庸(搶先說道):陛下,各布政司寶泉局鼓鑄停止,恐會影響地方經濟。地方貨幣流通不暢,百姓交易不便,還望陛下三思。(表面上為地方百姓著想,實則擔心影響自己在地方的經濟利益網路)
劉伯溫(微微皺眉,思考片刻):陛下,臣以為此舉或許是出於對貨幣政策統一和鑄造技術規範的考慮。各布政司鼓鑄水平參差不齊,貨幣質量難以保證。集中於京師鼓鑄,便於管理和控制貨幣質量,長遠來看,對國家經濟有利。
李善長(點頭贊同):劉基所言有理。只是突然停止地方鼓鑄,需要妥善安排,避免引起地方經濟波動。可先逐步減少地方鼓鑄量,給地方一定的適應時間。
人心人性評論:在這場關於鑄幣政策的討論中,胡惟庸為了維護自己在地方的經濟利益,不顧國家整體利益,試圖阻撓政策實施,其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無遺。劉伯溫則從國家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的角度出發,深刻理解朱元璋的決策意圖,展現出他的高瞻遠矚。李善長雖然認同劉伯溫的觀點,但也不忘提醒要考慮地方實際情況,體現出他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兼顧地方的平衡。這一幕再次展現了朝堂之上不同人物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立場,在政策討論中各抒己見,人性中的貪婪、忠誠和理性在權力的舞臺上激烈碰撞。
第三幕:皇孫之教
時間:八月十二日午後
地點:應天皇宮,文華殿
旁白:文華殿內,詹徽正帶領新選拔的秀才張宗溶等人,等待朱元璋和皇太孫的到來。
詹徽(神色莊重,對秀才們說道):今日陛下和皇太孫前來,爾等務必謹言慎行。要將所學知識、民間隱情以及古今德才藝文等,如實向皇太孫進講,這是關乎我朝未來的大事。
張宗溶(恭敬地回答):大人放心,學生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和大人的期望。只是學生等初入宮廷,對宮廷規矩還不太熟悉,還望大人多多指教。
詹徽(微微點頭):宮廷規矩,不可不察。在皇太孫面前,言語要謙遜,舉止要得體。一切以教導皇太孫為首要任務,不得有絲毫懈怠。
旁白:此時,朱元璋和皇太孫步入文華殿。
朱元璋(看著眾人,目光和藹):詹徽,這些秀才可都準備好了?皇太孫的教育,關乎我大明江山的傳承,切不可馬虎。
詹徽(跪地行禮):陛下放心,臣已悉心教導。這些秀才皆是飽學之士,定能為皇太孫進講有益之事。
人心人性評論:詹徽對皇太孫教育的重視,體現出他的責任感和忠誠。他深知皇太孫教育的重要性,盡心盡力地選拔人才並教導他們宮廷規矩,為皇太孫的成長奠定基礎。張宗溶等秀才的恭敬和期待,展現出他們渴望在宮廷中施展才華,為國家培養未來君主貢獻力量的熱情。朱元璋對皇太孫教育的關注,更是體現出他對明朝未來的深遠謀劃,希望皇太孫能在良好的教育下,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這一幕充滿了對國家未來的期望,展現出人性中積極向上、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努力奮鬥的一面。
第四幕:天文之議
時間:八月二十五日下午
地點:應天皇宮,欽天監
旁白:欽天監內,氣氛熱烈。李德芳正在闡述自己對天文曆法的見解,周圍聚集了不少欽天監官員。
李德芳(興奮地指著星圖):諸位,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現行天文曆法存在諸多不足。比如節氣的推算不夠精準,這會影響到農事安排。我有一套新的推算方法,或許能解決這些問題。
官員甲(疑惑地問道):李監副,你這新方法可有足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