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洪武七年三月(第3/4頁)
章節報錯
久的名城,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地位。這次行政區劃調整,旨在更好地整合資源,加強地方管理。】
【楊靖(領命退下):“臣遵旨,會安排相關部門落實。”】
第七幕:人員往來,賞賜彰顯恩威
【時間】:朝堂上,禮部尚書劉昭先出列,奏報人員往來與賞賜之事。】
【地點】:奉天殿
【劉昭先(恭敬地說):“陛下,大將軍徐達送所獲故元平章鄧孛羅帖木兒至京,陝西階縣西固城故元千戶韓文質遣副千戶嚴志明來朝貢馬。”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徐達將軍勞苦功高,鄧孛羅帖木兒雖為故元官員,但也不可怠慢。賜其襲衣衾、褥帳、席等物,以示我大明的寬厚。陝西階縣西固城,地處西北邊陲,韓文質遣人來朝貢馬,足見其誠意。賜文綺襲衣,以表嘉獎。”
【旁白:陝西階縣西固城,位於今甘肅隴南一帶,是連線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要通道。朱元璋的賞賜,既體現了對功臣的褒獎,也展示了對少數民族歸附的歡迎,恩威並施,有助於穩定邊疆局勢。】
【劉昭先(領命道):“臣遵旨,會安排賞賜事宜。”】
第八幕:民生為要,災荒軍餉兼顧
【時間】:戶部尚書楊靖再次出列,神色憂慮地奏報經濟與民生之事。】
【地點】:奉天殿
【楊靖(語氣沉重):“陛下,陝西軍餉不足,蘇州府嘉定縣發生水災,百姓饑荒。”
【朱元璋(眉頭緊鎖,關切地說):“民以食為天,百姓受災,朕心憂之。命戶部運陝州米、麥二萬石於潼關漕運司,糧二萬石於孟津,二十萬石於陳橋,以備轉運。這陝州、潼關、孟津、陳橋,皆是交通要道,便於軍餉轉運。蘇州府嘉定縣,即刻下詔開倉賑濟,務必確保每一位受災百姓都能得到救助。”
【旁白:陝州位於今河南三門峽一帶,是中原通往關中的重要通道;潼關則是關中的東大門,地勢險要,是軍事要地;孟津位於黃河岸邊,是重要的渡口;陳橋則是歷史上著名的兵變之地,交通便利。蘇州府嘉定縣,地處江南魚米之鄉,此次受災,朱元璋的賑濟決策,旨在保障民生,穩定社會。】
【楊靖(領命道):“臣遵旨,即刻安排落實。”】
第九幕:民族平亂,邊疆再燃烽火
【時間】:兵部尚書唐鐸神色匆匆地出列,奏報民族事務與平亂之事。】
【地點】:奉天殿
【唐鐸(語氣焦急,大聲說):“陛下,廣西洞蠻韋父、融州羅城洞蠻潘父蔥各聚眾為亂,柳州等衛官軍已進行捕斬。”
【朱元璋(臉色陰沉,怒聲說):“這些洞蠻,竟敢聚眾作亂,擾亂地方安寧!傳朕旨意,讓柳州等衛官軍務必將亂賊一網打盡,保護百姓安全。這廣西、融州羅城,地處西南邊陲,民族關係複雜,此次平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激化矛盾。”
【旁白:廣西地區多山,少數民族眾多,洞蠻聚居。融州羅城在今廣西柳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一帶,此地的穩定對於維護西南邊疆的和平至關重要。朱元璋的指示,既體現了對平亂的決心,也考慮到了民族關係的複雜性。】
【唐鐸(領命道):“臣遵旨,會督促官軍儘快平亂。”】
第十幕:重臣離世,追憶往昔歲月
【時間】:朝堂上,氣氛略顯凝重。】
【地點】:奉天殿
【吏部尚書詹同出列,神色哀傷地奏報。】
詹同(語氣沉痛):“陛下,廣西行中書省左丞方國珍卒。”
【朱元璋(微微嘆息,神色感慨):“方國珍一生,歷經風雨。他出身貧寒,在元末亂世中崛起,曾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