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定都之策(第3/5頁)
章節報錯
著道袍,恭敬地站在朱元璋面前。他神情謙遜,眼中透露出對朱元璋的敬畏。
朱元璋(看著張正常,緩緩說道):朕今日召你來,是要與你商議一件事。朕認為,“天師”之號,至尊惟天,豈有師也?以此為號,褻瀆甚矣。朕決定,去你正一教主天師之稱,改天師印為真人印,秩正二品,你可願意?
張正常(連忙跪地,叩首說道):陛下聖明,能得到陛下的冊封,是臣的榮幸。臣定當謹遵陛下旨意,益振宗風,永揚玄教。
朱元璋(微微頷首):好,朕封你為正一嗣教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領天下道教事。你要心存衝澹,葆德純和,遠紹祖傳,以守正一。
張正常(再次叩首):謝陛下隆恩!臣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
旁白:張正常起身,眼中滿是感激。他深知,朱元璋的這一封賞,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道教的重視。隨後,朱元璋又詢問了張正常一些關於道教的事務,張正常一一作答,言辭懇切。
朱元璋(滿意地說道):你有道術,能為百姓治病,這是好事。朕聽聞你曾以符投永壽宮井中,飲者疾輒瘳,朕已詔作亭井上,名曰“太乙泉”。希望你今後能繼續以道濟世,為百姓謀福祉。
張正常:陛下如此關心百姓,實乃百姓之福。臣定當以陛下為楷模,用道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宣揚道教的善念。
旁白:張正常告退之後,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宗教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妥善管理宗教事務,對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而此時,在北方的戰場上,徐達正按照計劃,繼續擴大明軍的戰果。
第五幕:上書進諫
時間:洪武元年八月乙亥,上午
地點:應天,皇宮書房
旁白:皇宮書房內,朱元璋坐在書桌前,認真閱讀著漳州府通判王禕的上疏。他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顯然被上疏中的內容所吸引。
朱元璋(讀完上疏,對身旁的太監說道):傳王禕進宮,朕要當面與他交談。
旁白:不久,王禕來到了書房。他身著官服,神情略顯緊張,但目光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
王禕(跪地行禮):臣漳州府通判王禕,叩見陛下。
朱元璋(微笑著說道):起來吧,你的上疏朕已看過,寫得不錯。你說人君修德之要有二,曰:‘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朕深以為然。你詳細說說,如何才能做到法天道,順人心?
王禕(站起身來,恭敬地說道):陛下,上天以生物為心,人君體上天生物之心,故一動一靜之間,務合乎天。陛下應順應天時,減少刑罰,讓百姓能夠安心生產生活。同時,要關心百姓的疾苦,視民之休慼,若己之休慼。如今浙西已平,租稅既廣,科斂之當減,猶有可議者。陛下應減輕百姓的負擔,藏富於民,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朱元璋(點頭表示贊同):你所言甚是。朕近發德音,減茶課,免軍需,蠲邊郡之租稅,正是為了順人心。但國家初立,百廢待興,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你還有什麼建議,儘管說來。
王禕:陛下,建國之始,方將立法垂憲,以定一代之典。制度、禮文之事可議者固多,臣以為,陛下應廣納賢才,聽取各方意見,制定出符合國情的法律和制度。同時,要加強教育,培養人才,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朱元璋(滿意地說道):好,你的建議朕會認真考慮。你能心繫國家,關心百姓,是我大明的忠臣。今後若有什麼想法,可隨時上疏。
王禕:謝陛下誇獎,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為國家效力。
第六幕:用人之道
時間:洪武元年八月丙子,上午
地點:應天,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