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儒家思想,所以教授本人必須精通經義。可透過經義策論考試,選拔出經學功底深厚之人。

劉伯溫:陛下,除了經學造詣,還應考察其歷史知識。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皇族子弟日後肩負治國重任,需瞭解歷代興衰成敗,教授需能為他們講解歷史典故,分析其中的經驗教訓。

禮部尚書:陛下,臣贊同劉大人所言。另外,教授還需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教育方法。能將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皇族子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在考核時,可安排試講環節,觀察其教學能力。

朱元璋:好,就依諸位所言。經學造詣、歷史知識、表達能力和教育方法,都要納入考核範圍。吏部尚書,你要嚴格按照這些標準,選拔出合適的人才。

吏部尚書(出列,跪地領命):臣遵旨!臣定當嚴格選拔,確保王府教授皆為精英之才。

諸王府代表(出列,拱手行禮):陛下,臣等代表諸王府,感謝陛下對王府教育的重視。臣等也會積極配合朝廷,為王府教授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讓皇族子弟能學有所成。

朱元璋:你們要督促皇族子弟勤奮學習,不可懈怠。日後他們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肩負著保家衛國、治理天下的重任。

第三幕:配享儀之始

時間:之後,討論親王從享、功臣配享儀時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王府教官職名之事已定,接下來議親王從享、功臣配享儀。禮部尚書,你詳細說說。

禮部尚書(再次出列,跪地說道):陛下,臣已擬定親王從享和功臣配享的儀式。從享的牌位包括皇伯考壽春王、皇伯姚壽春王夫人劉氏等在內的19位皇室成員,他們在春孟月於仁祖廟東廡、夏秋冬孟月於德祖廟東廡設牌位西向進行祭祀。至於功臣配享,臣建議根據功臣的功績大小,分為不同等級,在太廟中進行配享祭祀,以彰顯他們對我大明的貢獻。

朱元璋(微微皺眉,思考片刻):丞相,你覺得這配享儀可行嗎?

李善長:陛下,臣認為此儀可行。明確親王從享和功臣配享的儀式和地點,體現了朝廷對皇室成員和功臣的尊崇,也有助於維護皇室尊嚴和國家的禮儀秩序。不過,對於功臣配享的等級劃分,還需仔細斟酌,確保公平公正。

劉伯溫:陛下,配享儀意義重大,不僅是對皇室成員和功臣的褒獎,更是向天下昭示我大明的感恩之情和對功臣的敬重。在儀式過程中,要確保莊重肅穆,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禮儀規範進行。

朱元璋:好,就依此辦理。禮部尚書,你要精心籌備配享儀式,不得有絲毫差錯。同時,儘快制定功臣配享的等級劃分標準,呈朕審閱。

禮部尚書:臣遵旨!臣定會全力以赴,確保配享儀式圓滿成功。

第四幕:配享儀之細則商討

時間:稍後,討論功臣配享等級劃分時

地點:應天,奉天殿

禮部尚書:陛下,臣初步擬定,將功臣配享分為三個等級。一等為開國元勳,如徐達、常遇春等,他們在太廟正殿配享;二等為戰功卓著的將領和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文臣,在太廟東廡配享;三等為在地方治理、文化建設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官員,在太廟西廡配享。

功勳老臣代表(出列,激動地說):陛下,臣等感激朝廷對功臣的敬重。這等級劃分,臣等認為較為合理。但在評定過程中,還望陛下能充分考慮各位功臣的實際功績,做到公正公平。

朱元璋:老將軍放心,朕定會公正評定。劉伯溫,你對這等級劃分有何看法?

劉伯溫:陛下,臣認為這等級劃分基本合理。但還可增加一個考察因素,即功臣的品德和對朝廷的忠誠度。有些功臣雖有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