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神禱告】

朱元璋(高聲說道):“自吾起兵以來,歷經艱辛,旨在救百姓於水火。然張士誠割據一方,擾亂天下,今吾興正義之師,討伐張士誠,望大江之神庇佑,助吾成功,還天下太平。”

第二幕:點將出徵與反間之計

【時間】:八月辛亥

【地點】:戟門、西苑

【朱元璋身著戎裝,站在戟門之上,威風凜凜。徐達、常遇春等將佐整齊排列,等候指令】

朱元璋(目光掃視眾人,大聲說道):“諸位將軍,張士誠為禍已久,天下蒼生受苦。今命中書左相國徐達為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萬伐張士誠。此乃為天下百姓而戰,非為一己之私。望諸將勿肆虜掠、妄殺戮,以仁義之師,取天下人心。”

徐達、常遇春等(齊聲高呼):“謹遵主公令!”

【眾人散去後,朱元璋又在西苑單獨召見徐達和常遇春】

朱元璋(神情嚴肅,低聲說道):“達、遇春,我欲遣熊天瑞從行。此人心懷異志,我料他必叛降張士誠。屆時,你們可將計就計,行反間之計,讓張士誠對他產生懷疑,擾亂其軍心。”

徐達(微微點頭,思索片刻):“主公高見,熊天瑞反覆無常,若能借此擾亂張士誠內部,對我軍大為有利。”

常遇春(緊握拳頭,興奮地說):“甚好,看我如何借這熊天瑞,讓張士誠嚐嚐苦頭!”

第三幕:經史之講與天道人事

【時間】:八月壬子

【地點】:朱元璋書房

【博士許存仁恭敬地站在朱元璋面前,為其進講經史。講到《尚書·洪範篇》中休徵咎徵之應時,兩人展開討論】

許存仁(恭敬地說):“主公,此篇所言休徵咎徵,皆與天道相關,可見天道對人事之影響深遠。”

朱元璋(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天道微妙難知,雖有休徵咎徵之說,但人事感通易見。人君若不行德政,上天即便示以祥瑞,又有何用?人臣若不盡忠職守,一味迷信天道,亦是本末倒置。所以,人君人臣都應修德以合天道,方能保國家昌盛,百姓安寧。”

許存仁(點頭稱是):“主公所言極是,人君人臣當以修德為本,如此方能順應天道,成就大業。”

第四幕:湖州鏖戰與常德設衛

【時間】:八月癸酉 - 甲戌

【地點】:湖州戰場

【大將軍徐達率諸軍從龍江出發,一路勢如破竹。常遇春在湖州港口擊敗張士誠兵,又在毗山擒獲石清、汪海,張士誠駐軍湖上不敢戰而退,熊天瑞果然叛降張士誠】

徐達(看著前方戰場,對常遇春說):“遇春,熊天瑞已降張士誠,我們按主公之計行事。如今張士誠增派援兵,我們務必小心應對。”

常遇春(揮舞著兵器,豪情萬丈):“放心,徐將軍,我定叫張士誠有來無回!”

【甲戌日,徐達率兵進攻湖州三里橋,常遇春等擊敗張天騏等,擒獲眾多敵將。張士誠不斷派遣援兵,徐達、常遇春等連築十壘,絕其援路,又擊敗張士誠親自率領的援兵】

常遇春(看著俘虜的敵軍,大笑道):“張士誠,你屢戰屢敗,還不投降!”

【與此同時,朱元璋在後方置常德衛,加強對地方的防守】

第五幕:旱情之憂與安民之策

【時間】:八月丙子

【地點】:朱元璋營帳

【朱元璋神色憂慮,對中書省臣說】

朱元璋:“術者言今歲當旱,兵興以來,百姓本就流離失所,若再遇旱災,更是苦不堪言。你速傳我令,告知軍中總兵者,務必安輯百姓,如有趁機擾民者,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