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洪武四年二月(第3/4頁)
章節報錯
年,如今溘然長逝,實乃可惜。詔贈開國翊運宣力武臣等,追封譙郡伯,子孫世襲指揮僉事,遣官護喪,給明器,葬盱眙,祭以少牢,給其家布、米,以彰顯朝廷對他的恩寵。
眾大臣:陛下仁厚,戴大人泉下有知,定會感恩陛下。
第八幕:祭祀制度,錢幣調整
時間:甲子至丁卯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甲子日,遣官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之神,禮部尚書,祭祀之事要用心。
禮部尚書:臣遵旨,定會按照禮儀規範,完成祭祀。
(乙丑日,詔太常司祭配享之位不用祝文、不別奏樂,丙寅日,祭太歲、風雲雷雨等諸神,禮部尚書一一領命)
時間:丁卯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戶部尚書(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因寶源局新錢部分無“京”字,致民間不用,影響市場流通。
朱元璋:命鑄“大中洪武通寶”大錢為小錢,務必保證錢幣質量,讓百姓放心使用。工部尚書,此事你負責落實。
工部尚書:臣遵旨,即刻安排鑄錢事宜。
第九幕:免稅賞賜,惠及百姓
時間:戊辰至壬申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戊辰日,詔免太平、鎮江今年田租,壬申日,詔免寧國府今年田租。百姓乃國家之本,如今減免田租,讓百姓休養生息。
地方官員代表(跪地,感激地說):陛下聖恩,百姓定會感恩戴德。
(己巳日朝日,辛未日,賜在京軍士四萬三千二百餘人錢各三千六百文,犒勞軍士,鼓舞士氣)
地方官員代表:陛下,湖廣澧州慈利縣因蠻賊剽掠,致戶口流亡、田多荒蕪,懇請朝廷減免賦稅。
朱元璋:詔免洪武三年田租千四百七十餘石,地方官員要安撫百姓,組織百姓恢復生產。
第十幕:王府建設,軍事安排
時間:某朝會
地點:應天,奉天殿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奉先殿成,建於宮門內東南向,正殿五間,前軒五間。臣已擬定奉先殿祭祀儀物及祝文,每日朝晡皇帝及皇太子、諸王二朝,皇后率妃嬪進膳羞,每月朔薦新有具體品物,各節日祝文也有規定,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仔細審閱,點頭說道):准奏。祭祀祖先乃大事,務必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接著,宣佈軍事任命)
朱元璋:以燕府左相淮安侯華雲龍兼北平行省參政,左傳高顯兼大興左衛指揮使,並給兼官之俸,望你們能盡職盡責,保一方平安。
華雲龍、高顯(跪地,領命道):臣遵旨,定當不負陛下重託。
第十一幕:經濟民生,科舉教育
時間:又一次朝會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工部遣官往廣東買耕牛,以給中原屯種之民。百姓以農為本,耕牛關乎農業生產,務必儘快落實。
工部尚書:臣遵旨,馬上安排人員前往廣東採購耕牛。
(河州衛指揮同知何鎖南普等辭歸,朱元璋下詔賞賜,後又因他們識達天命,加賜物品,以示恩寵)
時間: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中書省官員(出列,跪地奏道):陛下,中書省奏會試中式舉人俞友仁等一百二十名。
朱元璋:科舉乃選拔人才之重要途徑,這些舉人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禮部尚書,安排好後續的殿試等事宜,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禮部尚書:臣遵旨,定會精心籌備殿試。
第十二幕:神主龕制,司法鹽政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