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洪武三年十月(第2/3頁)
章節報錯
吏部尚書:陛下,臣建議對有功將領和官員,根據其功績大小,給予升遷、賞賜土地財物等獎勵,以激勵更多官員為國家效力。
朱元璋:准奏。此次北伐,徐達、李文忠等將領戰功赫赫,要重重嘉獎。具體嘉獎事宜,吏部會同禮部商議後奏報朕。
第三幕:經濟民生,休養生息
時間:接著,商討經濟民生問題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如今國家歷經戰亂,經濟亟待恢復。戶部尚書,你有何措施促進經濟發展,關懷民生?
戶部尚書(出列,恭敬說道):陛下,臣建議繼續推行減輕賦稅政策,鼓勵百姓農耕。今年不少地區豐收,可適當減免部分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同時,興修水利,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提高糧食產量。
朱元璋:減輕賦稅、鼓勵農耕,此乃利民之策。但興修水利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政能否支援?
戶部尚書:陛下,可採取以工代賑之法。招募受災地區百姓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給予一定報酬,既解決了工程人力問題,又能賑濟災民,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劉伯溫:陛下,此計甚好。不僅能解決當下經濟民生問題,還能為今後農業發展奠定基礎,可謂一舉多得。
朱元璋:好,就依此計。戶部要做好規劃和統籌,確保以工代賑順利實施。地方官員也要積極配合,關注百姓疾苦,及時上報民生情況。
地方官員代表(出列,跪地):陛下放心,臣等定會全力配合,將朝廷的關懷傳達給每一位百姓。
第四幕:外交朝貢,睦鄰友好
時間:早朝後期,討論外交事務
地點:應天,奉天殿
禮部尚書(出列,行禮):陛下,近日有不少國家前來朝貢,我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愈發友好。朝鮮、琉球等國均遣使送來方物,表達與我大明交好之意。
朱元璋:我大明初立,正需與各國友好往來。對於來朝貢的國家,要以禮相待,回賜豐厚,彰顯我大國風範。
禮部尚書:遵旨,陛下。臣定會妥善安排,讓各國使者感受到我大明的誠意。只是,在朝貢制度上,是否需要進一步明確和規範?
朱元璋:你有何想法,說來聽聽。
禮部尚書:陛下,臣建議制定詳細的朝貢流程和禮儀規範,明確各國朝貢的時間、規模、貢品種類等。如此,既能體現我大明的威嚴,又便於管理。
李善長:陛下,禮部尚書此議可行。規範朝貢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間的友好關係,促進貿易往來。
朱元璋:好,就由禮部負責,儘快制定完善朝貢制度。在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國實際情況,做到合理公平。
第五幕:天象災異,應對之策
時間:朝會接近尾聲
地點:應天,奉天殿
地方官員乙(出列,神色憂慮):陛下,臣所轄地區近日出現彗星,百姓人心惶惶。同時,部分地區還發生了水災和地震,百姓生活困苦。
朱元璋(眉頭緊皺):天象異常,又逢災害,確實棘手。劉伯溫,彗星出現,你如何看待?
劉伯溫:陛下,彗星出現,古人常視為天象警示。但依臣之見,此乃自然現象,陛下不必過於憂慮。不過,可藉此機會,向百姓宣導朝廷會更加勤勉治國,讓百姓安心。
朱元璋:嗯,你說得有理。對於水災、地震地區,戶部要儘快撥發賑災物資,幫助百姓渡過難關。工部也要派遣工匠,協助地方修復受損房屋和基礎設施。
戶部尚書、工部尚書(齊聲):臣遵旨!
朱元璋:地方官員要安撫好百姓情緒,組織百姓開展生產自救。同時,加強對天象和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