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縱橫捭闔(第3/4頁)
章節報錯
動。他對行政機構進行了調整,改分樞密院為中書分省,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
朱元璋(對朱文正說):“文正,我任命你為大都督,這是重任在肩。你要用心謀劃,節制好中外諸軍事,不可有絲毫懈怠。”
朱文正(激動地跪地):“多謝主公信任!文正定當鞠躬盡瘁,不辜負主公的期望!”
旁白:朱文正深知這一任命的分量,他渴望在這個職位上展現自己的才能,為朱元璋的霸業貢獻力量。他心中充滿了鬥志,決心以出色的表現回報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還進行了一系列地方官員任命,任命侯原善為金華府知府,任命李善長為中書省參知政事,提升俞通海為同知樞密院事。
朱元璋(對侯原善說):“金華府的治理就交給你了,你要安撫百姓,發展生產,讓金華府成為我們的穩固後方。”
侯原善(恭敬地說):“主公放心,原善定當竭盡全力,治理好金華府。”
朱元璋(又對李善長說):“李先生,你足智多謀,如今擔任中書省參知政事,要為我出謀劃策,處理好政務。”
李善長(拱手說道):“主公放心,善長定當盡心盡力,輔佐主公成就大業。”
朱元璋(對俞通海說):“俞通海,你在軍事上有能力,如今提升你為同知樞密院事,要繼續為我軍效力。”
俞通海(感激地說):“多謝主公提拔,通海必當肝腦塗地!”
旁白:這些被任命的官員們都對朱元璋的信任心懷感激,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心思和抱負。侯原善希望在金華府推行善政,贏得百姓的愛戴;李善長則致力於為朱元璋的政治決策提供重要建議,幫助他建立穩定的政權;俞通海渴望在新的職位上為朱元璋的大業貢獻更多力量,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
第五幕:經濟政策的制定
旁白:為了穩定經濟,支援軍事行動,朱元璋開始議立鹽法、茶法,並設立寶源局鑄造貨幣。
朱元璋(召集相關官員,嚴肅地說):“如今軍餉需求大,我們必須制定合理的經濟政策。我決定開始議立鹽法,設立鹽局,徵收鹽稅,每二十分取其一,以資軍餉。同時,設立寶源局,鑄造大中通寶錢,規定貨幣兌換比例,以穩定物價。還要議立茶法,設立茶局,對茶葉貿易進行嚴格管理,徵收茶稅。你們務必認真執行,不得有誤。”
官員們(齊聲應道):“遵命!”
旁白:這些經濟政策的制定,體現了朱元璋的遠見卓識。他深知經濟是軍事和政治的基礎,只有穩定的經濟,才能支援他的霸業。而官員們在執行這些政策時,也有著各自的考量。他們明白這些政策對朱元璋的大業至關重要,同時也希望透過認真執行,展現自己的能力,得到朱元璋的賞識。
第六幕:外交往來與軍事失利
旁白:在外交方面,朱元璋派遣使者至汴梁,與元將察罕帖木兒通好,但對其內部矛盾表示擔憂。
使者(向朱元璋彙報):“主公,察罕帖木兒雖有通好之意,但他內部矛盾重重,我們需謹慎對待。”
朱元璋(皺著眉頭,思索著說):“察罕帖木兒勢力不小,我們與他通好,可暫時避免衝突。但他內部不穩,我們也要做好應對準備,不可掉以輕心。”
旁白:朱元璋深知外交的重要性,他希望透過與察罕帖木兒通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但他也對察罕帖木兒內部的矛盾保持警惕,展現出他的謹慎和敏銳的洞察力。
方國珍派遣燕敬來謝夏煜之命,並獻金玉馬鞍,朱元璋拒絕接受。
朱元璋(對燕敬說):“我志在天下,非為這些金玉之物。你回去告訴方國珍,若真心與我交好,就應與我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