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

這期間,先後來到孟薩的國軍離散人員達到五千人。估計也就這些人了。

李彌的部隊最高峰號稱三萬人,這次撤離的人數對外宣傳一萬多人,實際只有幾千人,還有五千多人成建制撤退到緬老邊境,自行離隊的估計有一萬多人,能回來五千人就算不錯了。

這些人當中,除了極少數人,大都沒有攜帶武器。

因為沒有武器,這期間的訓練,就相當於大學生軍訓,主要是佇列訓練,體能訓練,內務整理,政治學習,文化學習。

本身這些新兵,曾經在國軍隊伍裡面,已經經過一定的軍事訓練,現在,主要的,也是需要政治學習。

在這期間,朱江分批給新兵做了多次演講,其主要內容是:

一、部隊的性質。朱江告訴來到孟薩的國軍離散士兵,現在在孟薩的部隊,已經不是國軍的部隊,這是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因為有不少人心中還認為這是另一支國軍,只是領導人變了,就像以前在這裡發生過的,殘軍的領導人從李國輝變成李彌。現在的這支部隊,是緬甸撣邦本土的武裝,名稱暫時叫緬甸撣邦臘戍民眾自衛隊。

二、既然這支部隊是撣邦本地武裝,則根本不存在什麼反攻大陸的目標,部隊的目的是保境安民,保護撣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獨立自主。

三、個人的身份。既然部隊的目標不是反攻大陸,那邊每個士兵,不管以前是來自何處,以後都是撣邦居民,要紮根撣邦,在撣邦安家立業,把撣邦真正當成自己的家園。

四、部隊的存在的目的就是紮根撣邦、保衛撣邦、建設撣邦。

五、這是一支新的部隊,要有新的信仰,新的目標,新的領袖,新的面貌。要改變以前的一切陋習,重新開始。

領袖當然就是朱江自己,而宣傳自己,則只能由其他人完成。

因此,馬奎以及其他自衛隊老兵,反覆向新兵宣傳,朱江是部隊的領袖,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必須無條件服從領袖。

還一個宣傳內容,就是民族平等,反對大緬族主義,逐漸向士兵灌輸撣邦獨立的思想。

為了達到宣傳效果,朱江還安排每個中隊計程車兵,在每次政治學習後,組織分組討論,每個人要發言。

每個新兵,還必須要交代自己的家庭狀況和自己的個人歷史,反思自己過去的錯誤。如果不是有些人是文盲,朱江還想每個人都寫個交代材料。

這樣的措施不管是否能夠徹底對新加入計程車兵洗腦,但最起碼使他們有了服從意識,為下一步的整編和武裝打下來基礎。

整訓過程中,陳明禮帶著人趕過來了。